顧綾雪聽此,連忙擺了擺手,神色十分懇切的說道:“兩位大人太過謙虛了,說到底吾也只是動動嘴皮子論道一番,而實際上煤炭之開採、運輸、倉儲、貨賣,以及行補貼之舉等事,實賴於兩位之力也!”

“誠然,我之名會與兩位大人同載史冊,但此功勞,最濃重的墨跡,最光輝的篇章,必歸於兩位大人也!”

說著,顧綾雪看向治粟內史,臉上浮現出一抹由衷的敬重,說道:“是治粟內史羅大人你,不辭辛勞,于山野之間,親歷親為,精心籌劃煤炭的每一步開採,確保資源得以持續利用,惠及未來!蜂窩煤之推廣,也非大人你勤勉督導工匠之製作,不得其成!”

說完又看向少府,目光中滿是真誠與敬佩,“亦有少府鄭大人您,於朝堂之上,於民間之中,調撥物資,統籌兼顧!煤炭之流通,倉儲之管理,皆賴少府大人您的智慧與勞心!”

“我顧綾雪有幸能與兩位大人並肩成就一個時代的繁榮,倍感榮幸!”

這……

看著顧綾雪一臉真誠,不像開玩笑的樣子,少府和治粟內史兩個人都有些迷茫了。

雖然這件事情確實是他們分內之事,只是……如此大的功勞,百姓傳頌,世代流傳啊!

試問滿朝文武百官,何人能抵擋的了這種誘惑?

而顧大人就這麼把功勞推給他們了?

顧綾雪起身站了起來,對著兩人恭謹的拜了一禮,說道:“兩位大人,萬勿辭讓!”

“晚輩年歲尚淺,涉世未深,於世事未歷練,毫無經驗可言!”

“我之所學,不過是從古籍殘篇中窺一二,未得其深奧,僅是紙上談兵而已,真要付諸行動,恐反累事,非但無益,或還生亂!”

“兩位大人在朝在野,皆有建樹,掌管此事民望所歸!畢竟在百姓心中,你們才是那可靠之山!”

“而我,願為輔,於後,獻言於策論,以盡綿薄之力!”

聽到這裡,老少府和治粟內史兩人相視一眼,目光中全都流轉著難以言喻的感動與讚賞。

心中更是湧起對她的深深敬佩,謙遜、明智、識大體,無不令他們深深歎服。

“唉,顧大人言重矣!”治粟內史嘆道:“你之才智與見識,吾等皆有目共睹。”

少府深以為然,“羅大人所言極是,顧大人之智,不在年高,而在見識。”

顧綾雪沒有說話,只是一臉真誠而又認真的看著他們兩個人,滿眼的期待之色。

治粟內史面上露出一絲笑意,“也罷,這份情,我與鄭大人承下了。”

顧綾雪一臉的不解與困惑之色,“羅大人,何出此言?實是綾雪承蒙兩位大人不棄,吾等帝都大學,定當竭盡所能,輔助兩位大人才是!”

一旁手中捏著軟綿香甜的茯苓糕的謝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