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座後,面對著色香味俱全的佳餚,謝文淵三個人全都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奉常謝文淵夾起一塊鮮嫩的雞肉,混合著百合的清甜,每一口都彷彿帶著一絲清潤的甘香,回味悠長!

老少府鄭瀚嚼著肉質酥爛而不柴的燉羊肉,又喝了一口濃郁的湯汁,黃耆的醇厚與羊肉的鮮美交織在一起,簡直讓人一嘗難忘!

治粟內史羅賈喝著清澈透亮的金色湯汁,人參的香味與雞肉的鮮美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滿嘴生香。

這一刻,只有碗筷與碟輕觸聲、偶爾的飲茶聲以及與間或讚許的低語,

四個人好像都餓了,這一刻,沒有一個人說話,全都大快朵頤著,只有碗筷與碟的輕觸聲以及偶爾的飲茶聲。

吃飽喝足後,治粟內史擦了擦嘴,轉頭看向顧綾雪,緩緩道:“今日公子高等公子公主們遣人相邀,言顧大人有意大興煤山,且欲將煤炭製成蜂窩之狀,以廣民用,此事可真?”

“確有此事。”顧綾雪充滿敬意的瞥了他一眼。

好傢伙,我這都還沒說呢,你就先自己提出來了?

“此番舉措,若能成,怕是民生大利之事!”治粟內史眼中閃爍著對這計劃的深深感慨與欽佩。

“哦?煤山?煤炭?”謝文淵露出疑惑之色,朝廷有開採過此物嗎?

“哦,就是“黑丹”、“石墨”、“石炭”,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顧綾雪解釋道。

“原來如此。”謝文淵和少府兩人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不過。”老少府話音一轉,眼中閃爍著探究之光,似乎對這新奇的計策充滿了好奇,問道:“煤炭若廣推至民用,其成本幾何?顧大人是否有計,確保百姓皆能負擔?”

治粟內史也緊接著詢問道:“此外,此事涉及開採、運輸、倉儲、貨賣,諸多層面,顧大人可都有全盤考量?”

面對三人的目光,顧綾雪微微一笑,從容不迫的說道:“少府大人所慮甚是,關於成本一事,因為煤炭燃燒比之木炭更為持久,熱量也更高,就以冶鐵來說,往往需要更多的木炭才能達到與煤炭相同的溫度。所以長遠觀之,燒煤比之燒木炭更為節省開支。”

“再者,煤炭多藏於地脈豐富之處,易於規模化開採,較之分散蒐集的木炭,朝廷可將大大節省人力與物力。”

“兩位大人既然如此心繫百姓,何不於明日早朝向陛下進言,提議將因採用煤炭而節省下的資財,首用於緩解百姓生計之急,行補貼之舉,讓民眾親身體驗到改革之益?”

這……

將節省下來的開支用於……補貼百姓?

治粟內史和少府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眼中皆有異色閃過。

顧綾雪一臉感慨的說道:“試想,若天下三千萬大秦百姓們圍著爐火,談及煤炭之變,都將心有感念,知朝廷有仁政之官,有恤民之臣!二位之名,也將記於史書,世代流傳,成為後世之佳話!”

記於史書,世代流傳?!

治粟內史雖然心中渴望,但還是搖頭說道:“顧大人謬讚了,吾等為官,自當以民為本,憂民之憂,樂民之樂。但真正擔得起’仁政之官,恤民之臣’之美譽的,非您莫屬!”

老少府表示贊同,“是啊,百姓之口碑,勝於金玉之賞。吾等何德何能,實不敢居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