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兼職收入已到賬(第1/3頁)
章節報錯
您的兼職收入已到賬
那天早上,到底沒有等到徐津禹說叫人送的早飯。
顧遊發現徐津禹明顯心情欠佳之後,也沒再厚著臉皮打擾,認真道謝之後,抱著自己的髒衣服先一步走了。至於徐津禹的衣服,還有他自己那件外套,他花了大價錢送幹洗店去了。
光洗衣費就花了幾百,讓顧遊心疼到無以複加,而且他用了多年的眼鏡也丟了,不得不新配,可謂損失慘重。
又過了四五天,顧遊取回幹洗的衣服,又從抽屜裡拿出了個a5大小沒有任何標記的牛皮紙盒,開啟看了好一會兒才把紙盒也放進裝衣服的口袋。然後他提著口袋親自跑了一躺徐津禹那邊,可惜他本人不在家,顧遊就把口袋轉交給了一個據說是他助理的男人。
那個紙盒裡裝的是個手工製作的黑色皮質卡包,通體黑色,沒有花紋,表面平平無奇,但是翻開之後就會撞入一片璀璨斑斕的星雲。猶如無邊宇宙的某一處碎片被人悄悄剪下來納入手中珍藏。
這幅刺繡星雲圖別看只巴掌大,當初配色和落針可廢了顧遊不少功夫。既要色彩絢麗又要繁而不亂,繁雜之中還要體現宇宙的靜謐深邃,這應該算是顧遊當下最好的手藝了。他師傅說,這幅繡品應該可以賣個兩三千左右,可惜樣式太新穎,圖案也不大,真要賣也得撞對眼緣才行。
顧遊沒捨得賣,就自己弄了張小牛皮,設計圖紙,畫線,剪皮,打孔,縫制,耗費大量時間才做了這個卡包。最後也沒捨得拿出來用,一直帶在身邊,現在被當作謝禮送給徐津禹。
當初顧遊學刺繡是他姥姥決定的,師傅也是姥姥帶他回孃家雞婆山拜的。
顧遊師傅原是從花州那邊遷過來的,學了多年傳統粵繡,對配色很有自己的一套。他到了雞婆山發現這個地方漢族和其它幾個少數民族雜居,當地人的十分喜好刺繡,不僅衣服上有各色花紋,凡是布料的東西都要繡點什麼,而且刺繡的圖樣和針法還融合了多種民族風格,他很喜歡,幹脆定居下來。
後面他甚至重新拜了當地最好的繡匠當師傅,又結合民族特色,摸索出自己的特色,靠這門手藝娶了當地媳婦兒,養活了一大家子人。
顧遊初中時,他們市裡評選非遺,師傅在當地□□門的支援下評選成了市級非遺傳承人。拿到名稱後,市裡幫忙解決不少實際經營問題,時不時還要代表他們市去參加省裡開展的博覽會。
可惜他師傅這門手藝,算不上徹底的民族風格,否則評個國家級也是可以的。
顧遊從小跟著姥姥姥爺過,一場意外讓他性格大變,從原本的開朗活潑變得木楞呆板,正式入學之後也沒什麼改善,三歲看到老,姥姥怕他性子悶以後在社會吃不開,又讀不出來書,沒辦法養活自己,八歲不到狠下心送他去當學徒。
他師傅本來不願意,這麼小的娃娃帶起來很麻煩,但顧遊姥姥交學費和生活費,那時候師傅家條件也不算特別好,多筆收入自然沒辦法拒絕。
於是顧遊成功拜師入門,有了兩個師兄,一個師姐,都是師傅的親孫子,只他一個外人。
那時起,顧遊每天除了上學還要跟著師傅學刺繡,不得不轉學到了雞婆山那邊的學校,吃住都在師傅家,都高中了才考上他戶籍在的九龍鎮中學。
因為他做事有條理,能坐得住,讀書和刺繡這兩樣需要時間耐心打磨才能出成績的事情,竟然都慢慢做得不錯。十三歲左右就可以跟著師姐一起幫師傅做些邊角小活,比如給花鳥圖繡繡角落的葉子。
從那時起,師傅就不收他的學費和生活費了,還給他發工資。
等他考上高中,師傅就讓他專心讀書,看能不能讀出來,至於手藝保持不手生就行。畢竟顧遊的兩個師兄都只勉強混完了九年義務教育,就回去幫著師傅幹活。師姐還行,可也剛過本科線,上了所學費很貴的三本大學,今年讀大二。
顧遊高中三年一心讀書,拿針線也只是繡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星雲圖就是那時的成果。本來學習和生活都還算順利,可到了高三那年,家裡出事沒參加高考。他又複讀了一年,想來是多了一年學得更紮實,竟然考上了首都的雙一流大學。
大好事啊,師傅還獎勵了他五千塊錢。
於是顧遊又一個人又到首都上大學了。今年大一寒假還要不要回去給他師傅打工還沒定好,到時候要是那邊的事情多,肯定要回去的。剛想著問問師兄今年寒假時候忙不忙,都沉寂了半個多月的andy突然給顧喲發了訊息。
【andy:小柚子,你最快什麼時候有空,快來,成了。】
【顧遊:是上次那個?】
【andy:對,我都以為黃了,之前已經定了另外一個攝影師,好像是拍出來的照片大小姐不滿意,直接換人。】
【顧遊:換攝影師有你就行了吧。】
【andy:可別,大小姐一眼就相中了你,不然那麼多樣片,咱也沒辦法脫穎而出啊。】
【顧遊:需要多長時間?】
【andy:還不清楚,等會兒我拉個群,你就關注下裡面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