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沈補玉徹底不再跟沈簷交流金家帳目的事情,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或許是沈簷在中秋那晚的話表達的太有立場,作為一個決策者,他顯得太過頑固而愚昧,使沈補玉感到了失望。

在沈補玉看來,娶金玫跟收拾金家的爛攤子其實完全可以做為兩件事情來對待,並不是他未嘗情愛所以不知愛的力量,而是沈簷完全沒有愛金玫愛到要包養她全家的程度。沈補玉原來以為沈簷根本不愛金玫,但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迂腐的家族責任與社會道義在驅使他一意孤行,對於沈補玉來說,無論是哪一種可能,看起來都不是沈簷的作風。

因為無法捉摸,所以他幹脆就不再捉摸了,只一心想早點解決了這樁事情,然後可以專心為沈簷的婚禮出謀劃策,親手為他整理衣冠,與家人一起看著他牽起另一個人的手走向聖壇。

扶松花了兩天的時間調查那些公司的幕後老闆與海都財務的關系,調查結果印證了沈補玉的猜測,細數名單,海都至少有五名高官參與了這次貪汙,涉及資金總額高達三百億以上。但這並不是沈補玉關心的重點,他的重點就只有一個:如果無法說服沈簷的慈悲,那就說服金大宏,讓他主動放棄沈氏的救濟。

他必須知道金大宏一開始是如何捲入這場貪汙的,金家家底雖不如沈家來得厚,但往前幾年的固定資産總額也有百億,好好經營的話,不必自毀生機。因此必定是有了一次經濟危機,而且還是不能公示的經濟危機,使得金大宏鋌而走險劍走偏鋒。

沈補玉仔仔細細回憶了這兩年來金家的一些交易,數額這樣巨大,動靜必然不小,可他並未發現異常,在簽英國那邊子公司的檔案時他想到了可能是境外的生意,不被人察覺的話,金大宏很可能是在利用境外某個國家的政策漏洞進行投機套利,這類高風險的生意往往隨著對方國家政策的改變而失利,套牢之後傾家蕩産也不無可能。小小一個生意人,無論如何都是玩不過政治的。

查公帳跟查私帳的區別就在於後者的保密性質更高難度更大,沈補玉幾乎確定金大宏私人賬戶裡有一大筆資金,具體數額他不能確定,或許足以填補金家公司的漏洞,但那樣一來必定所剩無幾,因此金大宏打著算盤要沈氏來填,這樣不但轉虧為贏,還一舉兩得。

沈補玉想清楚了這些,便真心佩服起金大宏來,一錯再錯誓不回頭,把一次投資失敗滾成貪汙大案,真是蠢的登峰造極了。

扶松隱約察覺到沈補玉要做些出格的事情,他擔心他的安危,沈簷曾說過整個沈氏沒有沈補玉的性命重要,因此他在公司總部幾千人裡只選了有特種兵經歷的他來做沈補玉的貼身助理,且不論沈簷是如何得知他這段沒有寫在履歷上的特殊經歷,對於沈補玉,他確實是當作掌上明珠胸前寶玉,如果可以,扶松相信沈簷會拿自己的性命交換沈補玉的性命。

一個前特種兵的直覺,也許不是太靠譜,但也八九不離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