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二鳥回憶)

昌平十三年,春寒料峭,三月十一日,邊疆烽火連天,西戎鐵騎如黑雲壓境,邊境告急的戰報如飛鴿傳書般飛入上京城。

陛下命蘇將軍蘇巖前往西北支援楊家軍,擇日領兵出發。

垂拱殿內,燭光搖曳,陛下和蘇將軍兩人正相對而坐。

“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聖恩,誓死守衛邊疆。”蘇巖深深一揖。

皇帝微微頷首,從侍從手中接過一杯酒,遞給了蘇巖:“來,喝了這杯酒,就當寡人為你踐行了。”

蘇巖雙手接過酒杯,酒液在杯中輕輕晃動,反射著搖曳的燭光。

“謝陛下。”蘇巖一飲而盡,酒液入喉,熱辣辣的感覺直沖胸腔,彷彿一股暖流在全身流淌。

此時夜有些深了,二人都喝了點酒,都有些上頭。

此時夜已深沉,二人都喝了點酒,都有些上頭。皇帝屏退了左右,四下無人,兩人又是自小長大的好友,便開始絮絮叨叨地說起話來。

“子言啊~”皇帝拍了拍蘇巖的肩頭,語重心長,語重心長,“活著回來!”

“我在呢。”蘇巖有些醉了,也不自稱臣了,二人就像是回到了小時候那樣,打打鬧鬧的。

“聽到沒愣子,活著回來!”

“肯定的!”蘇巖拱手說道。

“你此去,有什麼心願,只管說,滿足你,當然也不能離譜,辭官什麼絕對不行哈。”

皇帝大手一揮,顯得豪邁而慷慨。蘇巖是自己好兄弟,本來就該有大把的賞賜,可惜他不要啊。

除了當年求了道賜婚旨意,娶了他如今的夫人,別的更是什麼也沒求過。

蘇巖沉默片刻,然後緩緩開口:“還真有。”

皇帝聽著,眼中閃過一絲玩味,他知道蘇巖是個直性子,很少提什麼要求。這次倒是讓他有些意外,自己這傻弟弟,是開竅了?

“說!”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

“陛下啊,我有個小兒子,叫蘇棠,讀書和他娘一樣樣的厲害。他和謝家的小郡主一起長大,這小子嘴上不說,可手裡沒停過啊,日日幫那小姑娘抄書。我是他老子,一眼就瞧出他的心思了,就和當年我對他娘一樣。”

“哦~,那你這是,所求何事啊。”

皇帝看著眼前這個呆瓜,心裡只想笑,兩父子都呆,只顧著背後幹事,不聲不響的,自己可從沒聽過寶兒提過這個蘇棠啊。

謝月淩哪敢提,提他幾人一起逃學,還是提蘇棠幫他抄書啊。

“哈哈哈。”蘇巖愣愣的笑了兩聲,掩飾尷尬。

他撓了撓頭,臉上的醉意更濃:道:“我那傻兒子懂啥啊,還不得我這做老子的替他操心,就想讓陛下撮合撮合這事,給謝家小娘子找夫婿時也考慮考慮我兒子。”

“你兒子也和你一樣楞?”皇帝有些不太情願,這可是自己唯一的外甥女。

“陛下您放心,我兒子像他娘,不像我,他長得好,生下的孩子肯定也好瞧。讀書也要,將來也能幫和郡主詩情畫意一番。”

皇帝故作沉思,遛了蘇巖好半天才慢悠悠說道:“成吧,不過寡人得問問寶兒,若她不喜歡,寡人可沒法子,這孩子,倔的和驢一樣。”

“謝陛下。”蘇巖感激涕零,再次深深一揖。

皇帝擺了擺手,示意不必多禮,他看著蘇巖說道:“子言,你我兄弟多年,你此去,務必要小心。小心楊家,他們在西北根深得很,別被他們擺了一道。”

“弟弟知道。”

“還有一件事,楊氏有些人,仗著楊盛雲的在西北的威風,橫行霸道。偏楊盛雲還一直護著,不肯清理門戶。若在放任他們這般士族相護,在西北圈佔田地,寒門何時能出頭,天下百姓何時能果腹。

所以,此次擊退西戎以後,若有機會,殺了楊盛雲。但切記,是有機會,寧可放過,也別讓人拿了把柄。”

皇帝的聲音突然變得冰冷,如同秋風襲過,有些駭人。

“陛下,臣定不負所託,無論是西戎之敵,還是楊家之患,臣都將全力以赴。”

“去吧,寡人等你凱旋。”

次日清晨,蘇巖率領大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上京,向西北邊疆進發,沿途百姓紛紛駐足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