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婚(二)
章節報錯
笑鬧了一回,李錦華又一一介紹起屋裡的一眾夫人奶奶。原來頭一個說話的圓臉小媳婦,是樞密副使馮大將軍的嫡幼女,閨名燕燕。嫁的是孫詹事次子孫也亭,亦是李三郎的至交好友。
那位大姑姐的娣婦喚作許棠梨,夫君正是潘家的小兒子潘從敏。孃家父親是太常寺少卿許大人。
其餘又有戶部侍郎劉家的兩位奶奶,一位京兆尹龐家的大奶奶,一位戶部員外郎的夫人,還有兩位本家的奶奶,並一個外祖平西侯府周家的表嫂。
吳岫雲一一見禮,倒也沒出什麼差錯。
這幾位一言一笑,舉手投足,無一不大方得體。看上去並不是那愛為難人的難纏人物。
只坐在角落的一位曲大奶奶,也不知因何緣故,說的話卻都是暗藏機鋒。“那位什麼水月庵的青雲師太是個什麼人物,怎麼好好的佛門弟子竟修起了易經。這占卜吉凶於佛法來說實非正道。可憐見的,多好的姑娘啊!怎麼就……唉!真是造孽啊!”
吳岫雲也不知她是出自真心,還是在借題發揮。一時之間也不知該怎麼應對,只笑了笑便垂下頭裝害羞。反正她是新婦,羞羞答答的才像樣。
鄧丹若作為當家奶奶,自然不會容著這種‘別有用心’的人,在自己地盤撒野。當即出言諷刺道:“曲大奶奶果然憐才惜弱,遇到不相干的人進了我們這賊窩,都要哀嘆一回。若是今日抬進來的,換作是曲家大小姐,那您可不是要哭得撅過去。”
“可不是,還是曲祭酒機警明智。我家三弟一出事,連夜就差了官媒送還庚帖。再沒有比這更賴皮倒灶的。如今倒好意思坐在這兒說起風涼話,羞也不羞。”李錦華也跟著瞋目切齒地罵道。
原本兩家的親事,在大定之前都是透過官媒在私下裡進行的。若不是曲大奶奶今日這般倒三不著兩地渾說,她也不想撕破臉扯出前事。畢竟曲家大小姐還算是個討人喜歡的閨秀,為著往日的交情,也不想惹出什麼閒話來耽誤她以後的婚事。只是她這個大嫂實在可氣,為了孃家和親弟,說什麼也不能讓人瞧了笑話。
曲大奶奶鬧了個沒臉,便再也坐不住,急急忙忙領著丫鬟婆子遁了。
其她人也不好再留下來看熱鬧,也都一個個尋機出了新房。眼見人走得差不多,大奶奶謝韞也推說要吃藥,也跟著走了。
二奶奶鄧氏是個倨傲的性兒,一句客套話都沒說,便領著幾個孩子並僕婦丫鬟離開了。
倒是大姑姐李錦華,遣了奶孃帶著妙姐兒下去後,自己坐到吳岫雲近前,握住她的手拉起了家常。略說了幾句,掃了一眼身旁的喜娘等人,笑道:“此間無事,兩位大妗姐不如也去席上坐一坐,吃杯酒。”又讓身邊的使女取了兩個紅封做賞。喜娘和全福媽媽得了賞賜喜不自禁,慌忙拜謝,退下不提。
接著又對一旁身穿蓮青色綾裙,梳著婦人頭的丫鬟吩咐道:“已經是酉時了,你們奶奶怕是還未曾進食。生受墨菊,且領著她們兩個新來的去廚房走一遭,取些飯食來,與你們奶奶用。”
墨菊嘴角含笑道:“大姑奶奶說話恁般客氣,此事本是婢子的本分。”說完福了一福,領著桃兒杏兒退下了。
“墨菊她是個好的,自八九歲起就跟在三郎身邊伺候,無一事不盡心。因這些天三郎每日要擦身更衣,姑娘家終歸不方便。母親便做主,讓人給墨菊開了臉,收作房裡人。不過她再怎麼樣也只是丫鬟,越不過你去。你也不必放在心上,只管放心地差遣使喚。”
吳岫雲笑笑,大方地說道:“此事算不得什麼,我自不會介懷。只要把爺伺候好了,怎樣都行。”呵呵,就算給他收十幾二十幾個又和她有什麼相干。他是他我是我,他房裡就算姬妾通房鬧翻天,只要沒惹著她,她連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李錦華見她這般通情達理,心下滿意了幾分,說話間也更親近了些:“我知道此事委屈了你。我這弟弟……母親她,委實沒有他法。他日三郎醒來,我一定叫他好好疼惜愛重你。
若是他給你委屈受,我第一個不答應。你放心,青雲師太並非是什麼邪魔外道,她提了沖喜這個法子定有她的道理。你年紀小,或許未曾聽聞過關於她的奇聞軼事。”
“當年皇太后還在閨中的時候,青雲師太就曾斷過她是貴極之命。再有廢太子還在位的時候,曾有一次微服出遊,得過她的指點,後來方能在廢黜之後保得性命。
知曉此事的人不多,你大嫂當時剛好在場,所以才會知曉內情。只是她不肯多說,也是前兩日我們提起救三郎的事,她才說漏了嘴。不過,此時干係重大,你不可同外人提起。”
吳岫雲點點頭笑道:“大姐放心,我不是多嘴的人。”
李錦華欣慰地拍拍她的手:“我知道你是個聰明人,心裡有數。三郎交給你我放心。”說完又起身撩開床幔探望親弟。
望著山枕上,那張蒼白瘦削的面容,李錦華只覺鼻子一酸,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這是她唯一的弟弟,三郎李銘簡。比她小了整整五歲。小的時候,她總愛牽著他在園子裡玩耍。銘簡四歲時,還是自己手把手教他寫字唸書開的蒙。於情分上來說,再沒有比他更親近的手足了。
可如今,他原本生龍活虎的軀體,卻變成這副孱弱的模樣。彷彿寒風中的螢燭,烈日下的殘冰,正一點一點得失去生氣。
李錦華不忍再看,抹了抹眼淚,回身笑道:“今日是你們的好日子,擾了你多時,我也該走了。”
喜歡宿世冤家請大家收藏:()宿世冤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