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1/2頁)
章節報錯
卻說李晟基帶著高彥均第二師、楊重貴第三師、契必信第五師、慕容延釗步軍第四師根本沒有越過大漠去援救伊州的意思,只是派出了快馬告訴陳金等人堅守。
大軍五日後便抵達番禾城,帶上嶽軍候的陌刀旅後繼續前行,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回鶻人的阻擊或騷擾。
兩日後抵擋刪丹城,不過刪丹城卻人去樓空。
“看來阿咄欲準備死守涼州城了”,李晟基見狀嘆道。
阿咄欲確實準備死守城池,目前除了居延海還有三千騎鎮守外,所有的軍力全部安排到了甘州城。
而居延海則是他一旦作戰不利向北推卻的通道。
目前他在甘州還有一萬鐵甲騎,五千步軍,八千皮甲騎,兩萬多人馬,不過與城外的唐軍相比就不夠看了,唐軍四個師就是四萬人,加上隨行的民夫,加起來超過五萬。
“須得想個辦法將敵人引到城外來決戰”,在甘州城外紮下大營後,李晟基也在苦苦思索對敵之策。
回鶻人在甘州經營了幾十年,甘州城又是彼等的大本營,城裡以回鶻人居多,想透過內應破城基本沒有可能。
而就算炸破了城門,甘州作為回鶻人最後的堡壘,也必定面臨艱苦的巷戰。
翌日。
城頭山計程車兵突然發現城外的敵軍幾乎少了一半,趕緊稟報阿咄欲。
城內,阿咄欲、仁欲、左右丞相正在議事,甫一接到這個訊息都有些莫名其妙。
“大哥,這必定是李晟基那廝誘敵之計,我等守好這甘州城就行了,不用理會他”,仁欲說道。
也是,回鶻人經營甘州幾十年,糧草儲藏豐富,戰鬥就是打上一年也沒問題,加上甘州城城高牆厚,自己城內有五千步軍,緊急情況下還可動員一萬步軍,大可以逸待勞,靜等唐軍來攻城。
“再探!”
下午時分,有訊息傳來,在肅州境內見到了兩支騎軍,規模都在萬人左右,一支打著應龍旗,一支打著猛虎旗。
“大哥,這唐軍的騎軍,根據細作的訊息,一共有五支,最厲害的自然是打著黑雲旗的那支,據說馬匹、騎士全部是黑鐵甲,戰力最強,不過一直駐守在雲州”
“第二厲害的便是打著猛虎旗幟的那支”
“第三厲害的是打著飛龍旗幟的那支,不過按照探子的訊息,彼等一直駐紮在隴右,目前正在河州與李孝謙、潘獨龍的人馬交戰”
“剩下的兩支都是新組建的,一支是李晟基那廝的親軍,其首領就是上次將李晟基從金山帶回雲州的那人,河西楊家的人,旗號不明,不過作為李晟基的親軍,打著應龍旗也很正常”
“最弱的是打著豹子旗的那支,首領是以前李晟基的親信”
“哦?那城下的那支騎軍是何旗幟?”,阿咄欲一聽眼睛一亮。
“大哥,正是豹子旗,另外城下還有一支步軍,兩支軍隊一支在南,一支在東,呈犄角之勢”
“不可大意,誰知道彼等弄甚花樣,再等幾天再說。”
阿咄欲心想,你城下只有一支最弱的騎兵,還有一支步軍,就這樣就想攻破甘州城?其中必定有詐!
其實阿咄欲高估李晟基了,拔營西行的正是高彥均的第二師和楊重貴的第三師,他剛剛紮下大營就接到了瓜州的急報,原來福薩將伊州的人口擄走後,對於高大的伊州城無可奈何,便讓五千步軍押著押著民眾回高昌。
自己盡起一萬騎兵、五千步軍去打瓜州,瓜州城牆矮小,城池又不大,駐軍也不多,也就是閻通的三千步軍而已,如果能一舉攻下來當然好,攻不下來就故技重施,擄走人口。
這下李晟基坐不住了,他最為看重的便是人口啊,豈能讓高昌人胡來?於是立即派第二師、第三師前去救援瓜州。
至於甘州這邊,他非常有信心,信心的來源不是契必信的第五師,而是慕容延釗的第四師,他親自參與訓練的步軍師,特別是那一百門火炮,如果敵軍膽敢攻擊步軍師,他有信心讓彼等大吃一驚。
而在彼等久攻不下時,契必信的第五師就可以出動了,嶽軍候的陌刀旅屆時緊守營寨就行了。
又過了三日,阿咄欲又收到了訊息,敵人的兩支騎兵師已經趕到了瓜州!
“一定是阿斯蘭的攻擊奏效了!”,仁欲興奮地說道。
阿咄欲也有些動心,瓜州到沙州有七百里,自己如果攻擊城外的敵軍,彼等也無法及時救援,而彼等駐紮隴右的步軍師、騎兵師正忙著對付李孝謙,也不大可能前來甘州。
至於雲州的最厲害的那支騎兵師他想都沒想過,一旁的大遼國還虎視眈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