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應對(第1/2頁)
章節報錯
想不到曹元深的死,加上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唐國,河西竟然發生了劇變。
“今後情報司的工作不僅要關注當權者,也要關注其它各勢力”,這簡直是赤裸裸的失誤啊,李晟基對王存章很有些不滿意了。
“好吧,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你再將河西的情形詳述一遍”
“是,主上”,王存章抹了抹頭額頭,內心狂跳不已。
“主上,諸位,涼州以南,靠近祁連山之地,有多條河流流入綠洲,大的有六條,流經祁連山時,形成了六條河谷,河谷地帶全部由吐蕃人佔據著,應當就是主上所說的吐蕃奴人造反後散落在此地的後裔”
“六穀的吐蕃人加起來不下五萬人,以前暫時依附於回鶻人,回鶻人對外宣稱的五萬精騎,恐怕就包含了這六穀吐蕃人,這樣看來,住在甘州、涼州各大城池裡的回鶻精銳最多也就三萬騎,其中有甲冑的只有一萬”
“回鶻人的根本之地在甘州,仁欲的涼州按照情報司的訊息,多為不著甲的騎兵,其中涼州城有五千人,番禾城兩千人,昌松城兩千人,白亭海附近一千人”
“六穀吐蕃人有三部最盛,一曰折逋氏,一曰杜論氏,一曰蘇論氏,根據商隊傳來的訊息,番禾城、昌松城已經被吐蕃人佔了,涼州尚未知曉,不過如果按照剛才吐蕃使者的說法,彼等用一萬騎偷襲涼州,仁欲又不在城中,涼州必不能倖免”
“甘州方面,回鶻人的軍力主要佈置在甘州城,城內有一萬甲騎,刪丹城有三千騎,居延海有三千騎”
“甘州南邊的山谷地帶倒是有回鶻牧民控制著”
“不過,請主上降罪,尚有一個重大訊息情報司最近才摸清楚”
“甘州、肅州、瓜州、沙州等地,尚有一支當地土生土長的西域胡人,彼等自稱為河西最早的主人,什麼大月氏的後代,突厥人控制安西、北庭以後,焉耆、龜茲、高昌的不少胡人也遷到河西一帶,前唐控制西域後,昭武九姓的不少部落也遷到河西一帶”
“彼等與回鶻人長相、語言相仿,情報司一開始都將彼等當做回鶻人,並沒有過多的關注,實在是重大的失誤”
“肅州城實際便由這支西域胡人控制,彼等自稱為龍家、退渾、達票、拱榆、昔達票、阿吳等,表面上隸屬於甘州,實際上也有很大的獨立性,其中尤以龍家為首,其頭領名曰龍天庭”
“彼等在肅州有三千騎,在甘州、肅州南邊的山谷中也有不少牧民,加起來恐怕也有上萬人”
“沙州、瓜州倒是以漢人為主,城外的吐蕃人、回鶻人、西域胡人也有不少,肅州、瓜州以北的大漠裡還有三處廢舊的堡寨,一曰威遠,目前是由一支羌人在那裡放牧,不過只有幾百人,一曰百帳,羌人、吐蕃人、漢人皆有,加起來也有幾千人,聽說其頭領還是一個漢人,一曰豹文山,也有上千的羌人、吐蕃人在那裡”
“關於歸義軍的軍力,經情報司的再三核實,瓜州有步軍三千,現在是由一個閻通的將領在鎮守,此人以前是曹元忠的副將,聽說與曹元忠相交莫逆”
“常樂城也有步軍三千,有一名叫索勳的將領鎮守,聽說此城世代由索家鎮守,迄今已歷四代”
“沙州城有馬步軍八千,其中步軍五千,騎兵三千,其中步軍曹元忠親領,騎兵卻由曹元忠的兄長曹元德之子曹延恭掌管”
“壽昌縣城是由一個叫李豐的將領掌管,名下有有步軍一千五百,這李氏以前是張公義潮的女婿一族”
形勢比想象中複雜啊,聽了王存章的彙報,與會的眾人神色都有些凜然。
今天與會的有歐陽浩、季無憂、楊重貴、嶽軍候、李繼基。
“白亭海附近呢?”
“稟大王,白亭海附近原本就是吐蕃人在附近耕種、放牧,回鶻人也不敢多管,只在此處設有一千騎兵,下官估摸著,一旦涼州陷落,彼等必定會沿著沙漠驛道退回到居延海”
“看來涼州是一個以吐蕃人為主的地方嘍”,李晟基自言自語道。
“你等都說說看”,他一下也沒什麼主意,先聽聽他人的意見再說。
大家都沉默著,按照李晟基慣常的打法,硬橋硬馬地強攻實乃下策,目前局勢如此混亂,如果沒有完全之策,搞得不好就會更亂。
“主上”,沒想到先開口的是嶽軍候。
“依末將來看,河西之地無論如何經略,涼州都是繞不開的坎兒,故此,我國想要取得河西,都必須將重心放在涼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