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國的李聖天極度推崇中原文化,目前境內漢話、于闐語並行,正式場合還是漢語,至於這于闐語,實際上與以前漢代在河西一帶遊牧的大月氏人的語言相近,與當今的突厥語、回鶻語也接近,估計漢代以前還是一家。

于闐國雄踞西域一帶,除了中途短暫地被前唐、吐蕃統治過,大部分時間都是李聖天這一脈當政,迄今已歷千年,是西域存在最久的王國。

吳順規是于闐國的進士出身,其父親是漢人,前唐留下來計程車卒的後代,母親則是土生土長的于闐人,長期的漢文化薰陶,他的內心自然向著中原王朝,對於最近聲名鵲起的唐國也有一些嚮往,不過在瞭解一些唐國的規制後,嚮往的心便淡了許多。

不過唐國畢竟表面上尊奉大唐,又兵強馬壯的,最近喀拉汗國的博格拉汗薩圖克在喀什葛爾厲兵秣馬,“聖戰者”雲集,聽說遙遠的大食也有人參與,更令人憤慨的是,疏勒境內的佛教設施多有破壞,其下一步的目標是誰,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

這也是李聖天雖然還是尊奉大唐,但不敢與唐國決裂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唐國控制隴右後,如果薩圖克攻擊于闐,大唐是指望不上的,近在隴右的唐國倒是可以結交一二。

聽說唐國的禮部尚書親自上門拜見,吳順規趕緊迎了出來。

元豐今年與李晟基一樣,都是三十六歲,橫刀都出身,又長期在禮部供職,一副文武雙全的模樣自然歷練出來了。

與之相比,吳順規卻是一副正兒八經的讀書人模樣——除了長相。

吳順規見過元豐後,心裡也是頗為豔羨,與自己相比,元豐身材高大不說,黑色的唐巾,紅色的二品官袍,挺拔的姿勢,三縷長鬚,舉手投足間既依足了古禮,又處處透露出幹練。

元豐此次來還帶著禮物,一整套用雕版印刷的精美的佛經。

李聖天崇佛,李晟基自然投其所好。

于闐國在西域諸囯中最重視印刷事務,不過囿於水平,紙版的印刷物還是很稀少,也就是李聖天等王公貴族等少數人擁有,印刷的質量還很差。

看著吳順規愛不釋手的翻看著佛經,元豐笑道:“承旨,我家大王還有禮物送上”

“哦?”,吳順規放下佛經,看了看四周,元豐此次來也只帶了十人,這套佛經還是放在一個大木箱裡由兩人抬過來的,其它人都是兩手空空,並沒有看到攜帶者什麼禮物。

吳順規稍一琢磨,便知道這禮物肯定與元豐此來的目的有關。

“尚書請”

“承旨請”

賓主二人敘過茶後,元豐說道:“我家大王無意之中得到了佛祖的舍利……”

話還未說完,吳順規便大驚失色,“何部?”

“小指”

“從何處得來”

“長安”

接著元豐便向吳順規詳細講述了這舍利的由來,吳順規精於佛事,聽了之後不禁頻頻點頭,“確是如此”

“還有一個禮物,便是雕版一副,工匠兩人”

這也是非常貴重的禮物了,吳順規一聽便知曉對面肯定有所求,不過他剛剛不久與甘州、高昌、鄯州締結了同盟,雖然沒有該上李聖天的大印,不過木已成舟,也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不過如此貴重的兩樣禮物,吳順規也不好推卻,兩人閒聊半響後,吳順規還是決定將話挑明。

“敢問唐王之志?”

“唐王之志,包囊宇內,氣吞萬里,豈是我等僚屬所知?不過大王時常與我等閒聊,有兩事常常提起”

“哦?敢問其詳?”

“自然可以,其一,大王手裡有大唐皇帝親自撰寫的任安西大都護的詔書”

“啊?”

這下吳順規坐不住了,安西大都護的核心地帶不就是焉耆、龜茲、疏勒、于闐四鎮嘛,看來李晟基果然有佔領于闐之志!

“不過……”

元豐看了吳順規一眼,見他面露驚慌之色,心裡頓覺好笑。

“不過,大王也說到,于闐國的國王崇尚佛法、中原禮教,大王也頗為心折,將來安西一帶,除了于闐,自然要盡數收復,于闐,可繼續作為一國存在”

吳順規卻不為所動,空口無憑,誰都可以亂說,事到臨頭突然將你滅了,歷史上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