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與後唐交好的耶律突欲主政陰山一帶,不過李晟基卻不管這些,心中既定的目標還是有條不紊地推進著,不過讓保國軍去隴右擄掠人口的事暫時停下來了,目前一切以河套攻略為大。

六月初,一支商隊從雲州出發了。

燕軍在正泰二年初就已經將河西走廊的據點搬到更接近西域的甘州了,現任甘州回鶻順化可汗全名叫藥羅葛.阿咄欲,今年三十多歲,是前任可汗狄銀的長子。

順化,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中原王朝冊封的。

在阿保機時代,契丹帝國疆域最大的時候西邊抵達中亞,南邊也入侵過西州回鶻、甘州回鶻,不過時過境遷,現在它的西部疆域已經萎縮到唐努山今唐努烏拉山)、金山今阿爾泰山)一帶,它又擴張到中亞一帶則是幾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在唐努山的東南、金山的東北又有一座西北東南走向的大山,後世叫杭愛山,現在叫鬱督軍山,又叫燕然山著名的勒石燕然就在此地),漢代有名的竇憲北擊匈奴的稽落山之役也發生在此處。

在世界史上,竇憲北擊匈奴之役的意義遠遠大於衛青、霍去病,此役過後,北匈奴遠遁歐洲,穿越幾千裡大草原,一度打的歐洲諸國抬不起頭來,幾乎滅亡了西羅馬帝國。

可惜的是,竇憲由於是外戚,其姐姐是太后,而竇憲又殺了姐姐的情夫,於是,如此大的功績在史書上只是淡淡一筆,而自己的名頭也遠遠小於衛霍。

回到眼前,目前的遼國由於擁有了平州、營州、遼東以及故渤海國的領地,擁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故帝國輾轉騰挪的餘地就比其它草原帝國強多了,其它純粹的草原帝國如果僅僅拘泥於草原之上,一旦有天災人禍,就會很輕易地被中央帝國滅掉,盛極一時的匈奴、突厥概莫如是。

但契丹就不一樣了,草原只是他的一部分,草原出現了問題,他還有農業和手工業來支撐,所以現在想滅掉契丹,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為了避免遼國以舉國之力進攻燕軍的情況出現,李晟基決定展開“遠交”,尋找外援,而這個外援還必須具有相當的實力,後唐是指望不上了,李晟基的眼睛便盯上現今唐努山和金山之間的遊牧部落,以及更遠的黠噶斯部落。

剛才說過,遼國西北疆域有三座大山,唐努山、金山、燕然山,三座大山之間就是後世所稱的“大湖盆地”。

大湖盆地北邊是現今蒙古國最大的鹹水湖烏布蘇諾爾湖以下簡稱烏布湖),烏布湖北邊就是唐努山,再北邊就是薩彥嶺大唐稱之為貪漫山,以下仍稱為薩彥嶺),唐努山與薩彥嶺之間狹長的谷地就是後世有名的唐努烏梁海區域。

提到唐努烏梁海,這裡不得不提一位歷史名人,李陵。

李陵出居延海被匈奴人俘虜,得知自己全家被漢武帝殺了後便投降了匈奴,匈奴人大喜過望,立即封李陵為右賢王,位在單于、左賢王之下,在龐大的匈奴帝國排行第三。

而匈奴三大王控制的草場也有所劃分,大單于自然是以後世色稜格河為中心今蒙古國烏蘭巴托一帶),直接面向中央帝國,左賢王則是以後世呼倫貝爾大草原為中心,扼控東胡部落、遼東一帶。

而李陵控制的草場則時以唐努烏梁海為中心,北邊是西伯利亞大草原,南邊是大湖盆地,西邊則是中亞一帶的草場。

李陵的王帳就設在唐努烏梁海。

斗轉星移,上千年過去之後,唐努烏梁海以及北邊的部族叫黠噶斯,一直自稱為李陵的後代李淵也是李廣的後代,而李陵則是李廣之孫),與中央王朝的關係十分親密,經常幫助大唐攻擊突厥、回鶻。

唐末以來,中央政府自顧不暇,與黠噶斯的聯絡就中斷了。

黠噶斯,是後世吉爾吉斯人的祖先。

大唐時,曾在大湖盆地南邊的吉爾吉斯湖、哈拉烏斯湖、哈拉湖附近設定渾河州,將黠噶斯的一部分、葛羅祿的大部分、回鶻的一部分、薛延陀的一部分安置在此地,契丹興起後,葛羅祿的大部分又南遷到新疆一帶,黠噶斯的大部分則退到唐努烏梁海以北,現今則是黠噶斯、葛羅祿、回鶻的僕固族、薛延陀以及一部分白韃靼盤踞在各大湖泊周圍的綠洲上。

遼國在其中最大的淡水湖哈拉烏斯湖南邊設有西北面招討司下面的大湖都監,都監則是從遙遠的遼東地過來的完顏部,一個叫完顏普嚕的將領率領三千完顏部騎兵駐紮在此,耶律德光、耶律突欲和解後,現在整個完顏部都遷過來了——這也算是李晟基來到這個世界後產生的蝴蝶效應吧,誰能想到出生於黑山白水的女直人來到了遙遠的西北?

完顏普嚕,正是完顏阿古打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