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龍象論(第1/2頁)
章節報錯
遙遠的臨潢府。
臨潢府本來是潢水附近的一座城池,向來是太后述律平駐蹕之處,不過述律平自認為世代是草原兒女,住在帳篷裡才是天經地義,所以她在城池附近附近水草最為豐美的草場附近又設立了一座大帳,大帳佔地約一畝,與耶律德光的相差彷彿。
帳身也是白色,不過卻用紅色的布幔修飾,與耶律德光的金黃色大異其趣。
這日,大帳裡檀香瀰漫,靜坐著三人,正在聽另外一位黑袍老者說話。
“青龍主東方,須臾不可離位太久,否則必生禍端;蟠龍久伏於地,遲早有昇天之日,不可久伏,久伏則成毒龍,既可傷人,又傷自己”
“應龍是龍之戰神,生雙翼,來去自如,非真龍不可束之”
“火龍在西域,剛強猛烈,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到之處,一片蕭然”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龍之化身者不知凡幾,不過彼等尚幼,若虯龍乎?”
“.…..”
老者身材極高、極瘦,膚色卻極白,高鼻深目,不過說的卻是一口流利的漢話,一頭銀髮沒有束扎,就這樣搭在背上、胸前,一把銀鬚有兩尺多長,穿著一件寬大的黑色道袍,配著他那極瘦的身材,就像掛在一件衣架上。
老人的聲音低沉、略帶沙啞,就像包著砂紙的鼓槌槌在鼓身上,令人聽而生畏。
“龍有形乎?”,老人盤腿坐在大帳北邊正位,他的對面同樣坐著三人,正對著他的是一位五六十歲的老婦人,一身白裘,花白的長髮在腦後隨隨便便挽著,她的身後則是兩位中年男子,面貌相似,不過一位穿著傳統契丹服飾,頭頂的頭髮剃得精光,只留下周邊一小撮,前額還留著劉海,另一位則是傳統漢人打扮,留著髮髻,用一根藍色絲帶扎著。
說話的正是那位老婦人。
“龍無具形,在人間則為人形,在天上則為風雲雷電,在中間則為山川河湖,不可言狀”
老婦人回頭看了看兩位男子,二位都不敢跟她直視,將頭伏得低低的,老婦人心中波瀾起伏,猶豫半響,最終還是將話說出了口。
“請大人就說說這人間之龍”
老婦人自然是大遼國太后述律平了,他後面兩個中年男子,契丹人打扮的是當今大遼國皇帝耶律德光,漢人打扮的赫然是前不久與耶律德光劍拔弩張,幾成水火的東丹國主、述律平的長子耶律突欲。
自李晟基橫空出世之後,契丹人多次與他交戰,結果都損失慘重,幾年下來部族精銳騎兵累計損失高達五六萬,契丹人丁單薄,耶律阿保機時代也只有十萬賬,四十萬左右,其中的精銳也就是十萬人,這還是將回鶻述律部整體納入的結果,損失的五六萬人,契丹本部精銳至少有一半,幾年下來,三成的精銳沒有了,述律平怎能不憂心忡忡?
李晟基一直憂心的耶律德光以舉國之力前來攻打雲州之事目前應該不可能了,遼國的疆域更廣,需要駐守的地方更多,舉國之力,說的輕巧,真正實施起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何況當今在遼國說一不二的述律平也不允許他這麼做。
述律平稱得上是遼國的保守派,她一直認為草原部族穩守漠北就行了,遼國現在擁有遼東之地已經是意外之喜了,再胡思亂想必會遭到天譴。
這次她親自請大遼國的大薩滿,也就是剛才說話的這位老者出面,親赴瀋州向耶律突欲曉諭厲害,請他北赴臨潢府商議部族大事。
在大遼國,大薩滿的保證比述律平的保證還有效,而耶律德光幾次大敗損兵折將的事耶律突欲也清楚,削弱耶律德光是他樂意見到的,不過大大損傷部族的實力就不是他之所願了,耶律突欲終究是一代梟雄,為了部族的前途,加上大薩滿的保證,他僅帶了三千騎兵便跟著北上了。
大薩滿年近九十,原本是述律部人,耶律阿保機時代就是契丹諸部的大薩滿,精通漢、回、契丹等多部典籍及習俗、信仰,在大遼國的威望還在在座的三人之上。
聽到述律平的問話,大薩滿的眼皮抽動了一下,不過瞬間便恢復了正常,他剛才說話的時候一直閉著眼睛,現在突然睜開,露出一雙與他現在的年紀格格不入的清澈的眸子。
“太后可想清楚了?”,還是那樣低沉、沙啞,像像重拳一樣敲打著述律平的心,述律平聽了也猶豫了許久,知道接下來大薩滿的話一定會對遼國未來的形勢產生關鍵的影響,不過她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大人,是契丹人對大薩滿的專稱,整個大遼國的契丹部族,只有大薩滿一人能享受這個稱呼,不像漢人裡面,隨便一個上級就可堂而皇之的享受下級這樣的稱呼。
大薩滿開始正襟危坐,嘴裡還唸唸有詞,不過都模糊難辨,裡面好像有契丹語、回鶻語、漢語,混雜在一起,隱隱約約的,其召喚的神祗好像既有契丹人熟知的,也有佛教的菩薩,道家的神仙,不過述律平、耶律突欲、耶律德光三人聽著都是一臉的莊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刻時間過後,大薩滿突然停住了,滿臉是汗、面色煞白。
“再問你等一句,是否真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