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勝州新篇(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泰二年941年),秋,西堡,天高雲淡。
塔拉提穿梭在西堡沃野縣,今內蒙古烏海市)附近大片的麥田與棉田間作的農田間,心裡一陣恍惚。
塔拉提正是上次被王孝章從涼州買過來的那一家人,因為會種棉花、紡棉布被燕王任命為棉農總管。
涼州的兀剌提後來又送來了幾家與塔拉提經歷類似的西域人家,還有棉花種子、葡萄種子、菠菜種子以及紡織棉花的器械。
正泰元年,李晟基親自在西堡坐鎮,安排虎敬忠下面的農戶在塔拉提等人的指導下小規模的種植棉花,不過效果並不太好,棉花的病蟲害十分嚴重。
李晟基自己在後世就是農家子弟,在家鄉時也種過棉花,不過後世有化肥、農藥、專門抗蟲害的種子等多種“利器”,農民並不需要特別關注棉花的生長過程,但在當下就不行了。
後來又想到自己的外公家。他的外公住在山區,也種棉花與小麥,他小時候跟著母親回孃家時,依稀記得那裡的棉花與小麥都種在一起,一行小麥一行棉花,外公他們也沒打什麼農藥,小麥與棉花的長勢也不錯。
記得自己當時還問過外公為什麼這麼種植,外公一隻手摸著白花花的鬍子,一隻手摸著他的小腦袋說:“娃兒,萬物生來就是一物降一物,這棉花的害蟲恰好就是麥子害蟲的吃食”
想起此事以後,李晟基立即在第二年安排西堡的農戶全部按照棉、麥間作的方式進行種植,整整上萬畝的面積!
塔拉提站在偌大的田地中間,他面朝著黃河,黃河西岸則是新建的一所城池——五虎堡,五虎堡附近與西堡一樣也是大片的棉麥田,五虎堡後面則是賀蘭山的支脈五虎山,背後的遠處便是達達山,更遠處則是巍峨的桌子山。
天高雲淡,金黃色的麥浪與白花花的棉河相映成趣,塔拉提一時竟有些痴了。
知曉新近崛起、名震塞外的佑國軍需要大量的棉農、棉工後,幾千裡之遙的西域各大勢力竟然發動了爭奪棉農、棉工的的戰爭,嶺西回鶻、九姓烏護、葛羅祿、薩曼、于闐、突騎施等互相混戰,史稱“棉花戰役”,為的就是爭奪棉農和棉工,從佑國軍那裡換來“雲中”牌鐵器,雲中鐵器由於價廉物美,現在已經風靡後唐與南唐、西域諸囯。
當然了,不少人偷偷將雲中鐵器買回去後重新回爐打製成兵器,這就不為李晟基所知了。
大量的西域棉農、棉工來到保國軍後,李晟基將他們分別安置在黃河沿岸的東堡、中堡、西堡,以及黑山党項歸順後新建的五虎堡附近,大量種植棉花、小麥、葡萄、菠菜、胡蘿蔔。
置身麥浪、棉河,塔拉提不禁想起了自己悲慘的往事。
他們一家子本來在蔥嶺附近的石塔過得好好的,當時石塔屬於于闐國,在李聖天的治下賦稅、徭役還過得去,不過在幾年前勃律國與于闐國的一場戰爭中不幸做了俘虜,他們一家被賣給了吐蕃人做奴隸,最後輾轉幾千裡,竟然被賣給了依附於甘州回鶻的吐蕃人。
輾轉幾千裡,他的小兒子一家以及幾個女兒也不是在路上死了,就是被賣到其它地方去了,只有他和老伴兒以及大兒子一家由於只會種地,並且只會種麥子和棉花,後來被販賣了好幾次,最終流落到涼州。
賣給佑國軍後,他原以為自己一家作為奴隸的身份和命運還將繼續,沒想到此地的“主人”李大人對他們竟然異常重視,最後他們不僅擺脫了奴隸的身份,他還成了棉田的“總管”,而自己的兒媳則成了棉工的“總管”,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孫子還被送到勝州“大城”的學校讀書。
難道自己真的是時來運轉?
“阿彌陀佛”,塔拉提心中默唸了一句。
大草原。
現在以勝州城為中心的大草原的牧民已超過五萬了,除了先前遷過來的赫連部、拓跋部、細封部、奚部,西堡對岸的黑山党項歸順後,李晟基將他們五六千人安置在大草原東邊,大草原再大也只能安置這麼多的人口了。
黑山党項屬於費聽部的一支,以前在富饒的的應天軍一帶遊牧,後來為了躲避契丹人的盤剝,舉族遷到了五虎山一帶,在聽說保國軍的牧民無須繳納賦稅,被徵為騎兵後也無須自帶馬匹、武器和糧草後,部落首領與李承基接觸後便遷了過來。
與其他党項人不同,黑山党項卻是禿髮的,其首領以前叫禿髮野狐,現在改名叫費聽野狐。
禿髮甕是黑山党項部的一位普通牧民,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眼見天色已晚,便趕著自家的馬匹、牛羊回去。
他家養了大小十匹馬,黃牛五頭,羊一百多隻,他自己騎著一匹老馬,一旁還跟著他十歲的孫女。
作為一位老牧民,他深知細水長流的道理,城池東邊劃給他們黑山党項部的牧場在春夏兩季他們都不大舍得用,除非下雨或大風天氣,主要是在草原東部的半草原、半荒漠地帶放牧,水草豐美的大草原是專門等到秋冬季節用的,這樣到時候就不用轉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