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州,夜晚。

靠近婁煩監的驛道上,一隻隊伍正在急行軍。

遠看之下,這支隊伍穿的破破爛爛的,也沒有打旗號,近看的話,隊伍裡的每一個士兵都揹著一個大包。

承天軍計程車兵!

大揹包是承天軍士兵的標配,這支隊伍正是駐紮在蔚州橫野軍的惲懷楚第二都,自契丹大軍進入太原後,打聽到媯州的高模翰、述律金也南下了後,李晟基一聲令下,惲懷楚的隊伍便帶了十日的乾糧,從橫野軍出發,出平型嶺,經代州,在代州崞縣西北翻過雲中山,再沿著朔州到嵐州、經樓煩關的驛道一路向南。

進入嵐州之後,大軍只在晚上行軍,今天已經是第十五天了,士兵自帶的乾糧,加上工兵都帶的糧食,幾乎已經吃完了,不過前面就是婁煩監,監裡有新收的秋糧,還有不少牲畜。

惲懷楚的目標就是婁煩監!

從橫野軍到婁煩監大約有七百五十里路,惲懷楚的第二都每天的行軍里程控制在五十里,聽說秋悲風的第一都、劉承威的第五都、李承訓的第九都每天可達八十里,想著這一路上的艱辛,惲懷楚不禁對李晟基一直強調的體能和時不時的“拉練”訓練深感佩服,沒有這些訓練,不要說五十里,三十里也難。

前面就是婁煩監了,由於惲懷楚進入嵐州後一直是夜間行軍,碰到城池也繞著走,加上契丹大軍南下,嵐州刺史夾在朝廷與石敬瑭中間,決定保持“中立”,同時下了嚴令,輕易不得開啟城門,惲懷楚一行的行蹤嵐州的人雖然有所察覺,但並沒有採取什麼措施。

婁煩監沒有城牆,就是用柵欄草草圈了一圈,將婁煩監總管石重駿和五十監押圈在裡面。

上次李承基殺人、奪馬之後,石重駿雖然知曉出了事,但不敢聲張,生怕石重貴怪罪,悄悄地補充了人馬後,將事情蓋了起來。

元豐上次從草原逃回來後將婁煩監的情況也給平定州做了書面的彙報,所以惲懷楚也大概知曉,全都分成兩撥,一部包圍婁煩監,一部包圍馬場。

以幾百人對付幾十人,結局是註定的。

僅僅一個時辰不到,第二都就全殲分駐兩處的婁煩監衙役,石重駿也死於此役。

這時惲懷楚顯示出了老承天軍人的狠辣,將大部分已經投降了的兩處的婁煩監衙役殺了個精光,只剩下獸醫館的郎中和一些馬戶——這些人是李晟基強調要留下來的。

婁煩監的馬匹都調到太原去了,不過惲懷楚他們繳獲了近五千斛糧食,算是一個不小的收穫。

在婁煩監吃飽喝足之後,惲懷楚讓兩百工兵鎮守婁煩監,自己帶著一千三百人繼續向南行進。

目標——太原雁門關。

婁煩監到雁門關大約有五十里路,不過因為是驛道,道路還比較好走,惲懷楚他們出發時大約是亥時四刻晚上十點鐘),一路急行軍,終於在寅時中刻早上四點多一點)抵近雁門關。

太原的雁門關城建在太原城西北約六十里的呂梁山上,關城建在一個山坳裡,不過在附近一處山頂建有一個望樓,望樓有小路直通關城。

惲懷楚計劃親自帶領三百刀盾兵和一百弓箭手上山攻打望樓,只要拿下望樓,雁門關城就唾手可得。

現在已經接近十二月份了,不過今年比較奇怪,第一場雪一直沒有下來。

雖然天氣寒冷,但第二都的將士走了五十里的山路後卻渾身發熱,草草休息之後,惲懷楚帶著四百人出發了。

惲懷楚,今年三十歲,身材中等但矯健有力,祖籍山南東道的襄州襄陽),父親曾是朱溫手下的一名老軍,李存勖滅亡後梁後,將一部分後梁的軍隊遷到了河東、河北,惲懷楚的父親也在此列,他遷到了承天軍。

他父親死後,惲懷楚接替了父親的職位,透過自己的武勇受到了原承天軍使高輝的賞識,後來又撥到承天軍都虞侯杜承韜的手下,杜承韜兼著左都虞侯的職位,實際上日常訓練帶隊都是由惲懷楚來完成的。

李晟基吞併承天軍後,也提拔了一些老承天軍的將士,主要有三位:嶽軍候、談謙、惲懷楚,剛開始惲懷楚對高家的失勢暗地裡有些不滿,不過在看到新承天軍使李晟基的行事方式和練兵方式之後,便打消了這些念頭,一門心思根據新操典的規定練起兵來。

談謙在大防山立功之後,惲懷楚也暗暗憋了一口氣,嶽軍候他自認沒法比,人家的武藝、統兵能力都遠在他之上,不過連談謙也爬到他頭上,他就有些不樂意了,現在機會終於來了,千里奇襲雁門關——這是李晟基給他下的死命令。

望樓只有十名士兵,晚上只安排了一名士兵值夜,包括雁門關城在內,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來打他們的主意,現在朝廷大軍與契丹大軍正在晉安寨對峙呢,誰會來關心小小一個雁門關?

望樓高達三丈,全部用大木製成,頂上有三個大鍋,大鍋裡裝滿了柴禾,柴禾邊放著一個油瓶,一旦有警,值守士兵即可將油潑到柴禾上,點燃柴禾,大火發出的訊號很快就會傳到雁門關內側靠近太原的山上,從這裡到太原一共有三處望樓,烽火示警後,太原城可在短時間內知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天氣寒冷,在望樓頂部值守更加寒冷,高處的寒風刺骨,要整晚站在上面,一宿下來非凍僵不可,所以值守計程車兵大多數情況下都窩在望樓第二層,一夜上去三次還是好的,大多數情況下都在二層木製寨樓裡,透過木頭之間的縫隙大概望一下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