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們就聊正事吧。

顧將軍,褚將軍,聽柳塵煙說,你們有收復北荒之志?”

“嗯。”

顧思年很認真的點了點頭:

“北荒失陷四十年,總不能一直這麼下去吧?

我二人不敢說此事必成,但願傾盡全力!

還懇請雲兄與安涼閣鼎力相助!”

“有將軍這句話就夠了,琅州衛近兩年的戰報我們都看了,將軍殺敵護國之心人盡皆知!

我兄妹二人的志向,與你們一致!”

雲陌君也不墨跡,沉聲道:

“接下來將軍要怎麼做?”

“首先,我們遠離北荒許久,不熟悉這裡的情況。

咱們需要一份詳細的北荒情報,包括大大小小的勢力分佈、各城城主的底細等等,越詳細越好。”

“這個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雲依瀾指了指書桌上放著的一堆高高書冊:

“咱們安涼閣紮根北荒這麼多年,該有的情報都有,將軍可以好好看,帶一份回琅州。”

說起正事,雲依瀾的神色終於恢復了正常。

看著一籮筐的書,顧思年與褚北瞻目瞪口呆,想必這裡的情報十分詳細了,夠他們看上十天半個月的。

“燕軍的情報呢?”

顧思年問出了最要緊的問題:

“在北荒燕軍到底有多少兵馬?分別駐紮在哪兒?”

要想收復北荒,需要解決的兵力有兩股,一個是燕人扶植起來的各城城主,另外就是北燕駐軍。

那些城主的兵馬顧思年已經見識過了,人數雖然不少,但大多都是烏合之眾,北燕主力才是需要重點關注的。

一頭白髮的雲陌君起身走向地圖,緩緩道來:

“北荒之地,總計有涼、幽、朔三州,從西向東連綿數百里,疆域遼闊,大小城池上百,人口眾多。

北燕在這裡的駐軍常年維持在五萬左右,首先就是嘉隆關,那兒有五千騎兵,你們應該已經見識過了。

這支兵馬應該是北燕的前哨軍營,防止涼朝突然偷襲,五千騎兵足夠頂上一陣了。

其次,涼幽朔三州州府附近都駐紮有一萬燕軍,步騎混雜,威懾三州大小勢力。

最後,在北荒最北邊有一座武關,那兒是曾經涼燕雙方廝殺的主戰場,也是燕軍南下的一條要道。

武關城內的百姓被燕軍盡數驅離,完全被打造成了一座軍鎮,剩下的一萬五千精銳全都集中於此。

這五萬人就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物件,至於其他地方那些幾十上百的零散燕軍不足為慮。”

褚北瞻眉頭緊鎖:

“一軍為前鋒,監視我朝邊軍動向;三軍分駐首府,威懾三州,一軍為後援,扼守武關要道,串聯北燕內地。

燕軍的部署周密無比啊。”

“褚將軍好眼力。”

雲陌君附和道:

“五萬燕軍分散在三州,任何一點出問題北燕騎兵就會蜂擁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