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把面發。雖然距離年三十還差兩天,但這一天也屬於正兒八經的年節,按照傳統習俗,二十八要準備主食過年了。

只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過年的習俗也有了一些與時俱進的變化。二十八這一天不再是準備傳統主食,而是製作各種有意思的糕點、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等等。

住在城裡的人,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也可以包包餃子,打掃打掃屋子。糕點也可以做,只是需要一點手藝,這樣也算有年味了。

只是這種年味終究多了點刻意,不像在家鄉,鄉里鄉親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表現出來的喜慶氛圍,當然也少不了瀰漫在周圍的食物香氣。

就像現在,看著提著個大菜籃,略微帶點磕絆走來的鈴鐺兒,陳楓趕緊上前,還沒近身,便可以聞到從菜籃中溢位的桃酥香味。

“小叔,這是媽媽剛做好的桃酥,她說讓我拿過來給你吃,還有你折的大黃很兇猛,很好看。”鈴鐺兒小心地避開其他摺紙物品,然後把大菜籃放在大黃旁邊,看一眼大黃,又看一眼陳楓,不說話只是笑,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

陳楓也沒說話,直接來到不知什麼時候取名大黃的摺紙土狗前,把土狗拿到了鈴鐺懷裡。

“謝謝小鈴鐺,也替我謝謝三嫂。到底是誰喜歡呀,哈哈!不過沒有昨天就來拿,而是等到了今天,有進步!”

陳楓看著懷抱被大黃佔滿,笑的露出缺少門牙的小姑娘,不知不覺被這種單純的開心情緒感染,臉上同樣帶上了一抹笑意。

剛十歲的小鈴鐺沒回話,只是大笑著說了聲謝謝小叔,然後風風火火地跑出了屋子,即使穿著厚實的長款粉色羽絨服,也有股靈活勁。

等鈴鐺跑的沒影了,陳楓過去拿了塊桃酥放在嘴裡,還帶著熱氣的桃酥入口即化,甜的剛好,不膩不幹,不愧為烏山手工糕點鋪出品,大品牌值得信賴。

吃了一塊之後,便停了下來,不是不想吃,而是馬上小鈴鐺的小夥伴就要來了,果然不到一分鐘,就有五六個小朋友湧了進來。

陳楓早有準備地將和大黃放在一起的各種小動物一人一個分出去,每個人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小動物,都眉開眼笑地道謝,然後瞬間跑沒影了。

感受著小孩子這種單純的快樂,陳楓同樣很開心。送摺紙動物最初只是陳楓給鈴鐺兒的小禮物,但是小朋友總是從眾的,結果就發展成了現在這樣。

不知道是大人們交代過,還是小孩子自己很懂事,平時給也不要,只是在過年的時候不拒絕,似乎一整年的期待都在這一天。

正因為如此,陳楓對這種特殊的約定很重視,每年他都會在接近年關的時候,專門抽幾天時間出來幫每個小朋友設計一個專屬的小動物,然後聽著軟軟糯糯的道謝,心裡美滋滋。

送完禮物,時間已經接近正午,到後廚下了碗麵,吃完之後將輪椅的靠背打下睡了會兒,陳楓便又來到了工作臺,準備繼續折幾隻白鶴。

才剛拿起紙,便有一個遊客走了進來,陳楓也沒招呼,而是繼續手上的動作,折到一半,這位看起來似乎並不常旅行的大概六十多歲的大爺就看中了一個紙算盤。

大爺很爽快,也沒還價,買完就離開了,看那個方向正是糕點鋪子,陳楓看了眼,就收回注意力,繼續折手上完成一半的白鶴。

幾次翻折,幾次擠壓,一隻陳楓牌白鶴便新鮮出爐了。陳楓隨手把白鶴放在工作臺的空置區域,接著又拿起了一張紙。

正準備開始折,便覺得眼前微微一暗,抬頭一看,一對年輕的情侶走了進來,兩人打扮的很潮流,女生依偎著男生,正在好奇地四處張望。

兩人在店裡轉了一圈,陳楓看準時機,詳細地介紹了一番兩人看的最久的一艘紙船。

這是一艘類似古代樓船的工藝品,船體略寬,第一眼看不出材質,當走近看出材質時,又有種高大上的藝術感,仍舊是沒有還價地成功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