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紙的起源已不可考,陳楓也沒有過多的瞭解,他摺紙的路子沒有特定章法,怎麼舒服怎麼來,唯一的指導也只是小時候記憶裡父親摺紙的樣子。

記憶並不怎麼清晰,畢竟時間有點久,再加上小時候沒有定性,也記不住什麼,但紙張在父親手中變換時那種隨心所欲的感覺,卻記憶猶新。

小時候看不懂,只是覺得厲害,就像使了神奇的法術似的,有種神秘感。不過看多了,也沒有了最初的新奇,慢慢地也就不關注了。

直到3年前的意外發生後,回過神來的陳楓不管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沒有外出的打算,他才開始正視這個聽說是傳承了三代的藝術形式。

到底是不是傳承了三代,陳楓也不清楚,當時沒問,現在也沒機會問,那也就不用問了。傳承與否無所謂,總歸是接了老爸的代。

這個“代”並不好接。

摺紙聽起來似乎不怎麼難,誰都會折個紙飛機,紙船什麼的。但是要達到開店的標準,能讓人購買,還需要一定的天分,也要在其中沉浸幾年。

陳楓沉浸了三年。最開始或許不能稱之為沉浸,只能叫做接觸瞭解,瞭解了一段時間,也沒了解明白,然後開始磕磕碰碰地上手。

腦海中回憶著老爸行雲流水、隨心所欲的姿態,手上也行雲流水地揉成了一個無規則的紙團,理想和現實總是有點小差距。

陳楓也不著急,小紙團不也是成果麼,雖然最後的成果和雙手隨便揉的紙團一樣,但這是折出來,至少這種和老爸相同的摺紙態度很到位。

從小紙團,到慢慢看得到小山輪廓的小紙團,到慢慢有了白鶴脖頸的山峰,到一隻略微有些發福的白鶴,陳楓用了三個月。

他不知道這個速度快不快,不過看著從手中慢慢顯露身形,可以看得清羽毛,稱得上栩栩如生的白鶴,陳楓的心底還是很高興的。

心底高興了,多久折成也就不需要在意了。陳楓趁熱打鐵,想給白鶴減減肥,還原白鶴的優雅。努力了一段時間,白鶴不僅沒瘦,反而又胖了一點。

胖了之後,白鶴相比之前多了一份憨厚,換個思路,也算一個特點,陳楓便沒有繼續改造。而是把其中最胖,也最接地氣的白鶴放在了老爸折的高貴優雅,正展翅欲飛的白鶴旁。

一對比,一雅一俗,亦雅亦俗,似乎有些韻味。

從此以後,店鋪裡秀美青山周圍有一圈矮小丘陵,傲雪寒梅長在了頭大根細的葵花林裡,九層白塔旁多了座格外寬大的五層閣樓。

望著店鋪裡一眼看不完的,兩種風格迥異的所折事物相同的摺紙藝術品,陳楓有些得意地笑了笑,這也算是接了老陳家摺紙的“代”了吧。

也不知道老爸看到了會怎麼想,是誇兒子有悟性,還是惱羞成怒地一把火燒了這些不務正業的作品?

轉動輪椅手推圈,陳楓穿過客廳兩旁擺的滿滿的摺紙貨架,來到客廳裡間一個矮手工檯隔離出來的區域,這是他的工作區,也兼顧收銀。

烏山摺紙藝術品店,和烏山手工糕點鋪、烏山山貨王、烏山放心菜一樣,都是把自家前幾年規劃景區時一同建造的小二層改造後,搭建而來的小商鋪。

只是摺紙店和山貨王等店鋪搭建的方式有些不同,山貨王主要是在自家門口撐起個攤子,而陳楓因為身體不方便,便把其他人當做臨時貨倉的客廳改造成了一個小型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