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沈澄”

“年齡:16”

“力道:18”

“根骨:18”

“靈巧:16“

“智力:15”

或許是上一個對手李雲秋的戰力和計略,在煉筋境中穩居上乘。

沈澄此前並未意識到自己目前的實力,在同境武者中到底處於何等層次。

但當碰上失去趁手兵刃的沈紅葉,他立時便展現出強大的壓制力量。

全無花巧的三劍直劈,直把沈紅葉逼得連退三步。

老人修行多年,單論內勁對拼尚能與沈澄抗衡。

氣血和持久力,卻終究沒可能及得正值少年的沈澄。

沈家珍藏的厚背短劍“青蜂”,顯然也及不上李家家主的星落銀空劍。

屢與鐵劍相撼,劍上已然迸出明顯的裂縫。

鑄劍行業中有道常規,鋒利的劍難求堅韌,堅韌的劍難得鋒利。

兩類兵刃從開始打造的一刻起,便已在截然相反的道路上前行,用法和結局也就早早註定。

沈氏武學偏重輕靈,家傳利刃走的自然是前者路線。

短劍打從出爐起,便不是為著與對手硬碰硬而生的。

奈何世上總有不可以常理猜度的人物,能輕易將武者逼入苦心迴避的死地。

又一聲雙劍交碰,直接把青蜂短劍的鋒刃崩飛了一截。

乘沈紅葉身形一滯,沈澄上前一步,舉鼎勢急挑老人咽喉!

卻見得利落劍鋒斜削而來,假若沈澄不立即收劍,握劍五指即為劍刃切落。

沈澄偏不遂對手意願,左拳猛打持著名劍“掛枝”的前臂。

勢在五指被削前,早一步將對方的臂膀打斷。

張山河迅速舉掌擋架,掌力拳勁隔空相撞,使得明真觀出身的兩名道人各自退後一步。

身披真傳道袍的道觀三弟子,袍袖處比沈澄的入室道袍多出金絲邊綴,腰間另有一條鑲有黑白太極鐵牌的翡翠玉帶。

名劍“掛枝”雍容華美,更是遠較沈澄手裡鐵鏽滿布的兵刃來得氣派。

然而眼瞧著修成內丹功不過一月,與自己間的內勁差距卻已不遠的沈澄,張山河無法抑止地心生懼意。

這種成長速度,決不是鐵劍傳人的身份,或是閱遍內丹功全文所能解釋。

唯一的解釋,乃是沈澄打從現身於眾人視線之時,早已藏著一身驚世駭俗的實力!

張山河回想起姚凌欣當眾提出推舉沈澄為真傳一事,總算明白內裡關竅。

真傳弟子之名,對沈澄而言並不是賞賜,只是補上本該擁有的名份而已。

眼前的少年人,本來就是觀主秘密培養的弟子!

張山河面色發白。

如此說來,觀主一直以來閉關不出的異常舉動也就解釋得通了。

這位恩師顯然不甘心作大人物們的棋子,要藉著沈澄這著神來之手,搶回對小鎮形勢的主導權!

既然同是真傳,自然不願被姚家姊妹牽著鼻子走……看不憤自己依附大師兄行事,也顯得十分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