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琰欣大勝韓家的訊息,確實對百廢待興的道觀起了提振人心的作用。

然而現實重壓當頭,道人們在短暫的喜悅過後,好快便埋首於重建工事上,連日來搬石砌磚等諸般雜事忙得不可開交。

沈澄對孟小樓等三位老友的狀況頗為關心,一問之下,卻聽說三人被指派到道觀以北的小河處建橋去了。

聽說大小姐有意建一座連通兩岸的石橋,作為道觀一旦再被逼入絕境時的退路。

於小小臨淵鎮上奢遮了這許多年的明真觀,似乎也終於到了得考慮退路的時候了。

沈澄很為三人高興,主持工事向來是特肥的活兒,三人的經濟改善了,身為好朋友的他自然有福同享。

他本人的月錢,目前是按入室弟子的標準發放的。

算是剛好夠用,但也沒有到能負擔起大量補品的地步。

好在,現在他用得上銀子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補品全由姚凌欣供給,日常的衣著酒食,伸手向小灶拿便是,物資寬裕到了沈澄能為孟小樓等三人各留一份的地步。

而且日常的重建工事,姚凌欣也根本不讓他參與,只叫他日夜閉門讀書,儘早把內丹功抄本讀完。

黃華湘大概是怕姚凌欣傷勢未愈,火起時無力脫身,沒在姚家別院周遭安置燒火瓦罐。

因此沈澄房中的一百五十六本內丹功,如今猶是絲毫無損。

乘日常無事,沈澄也重新理清了往後加點、修行的思路。

現時他三天一小補,五天一大補,光靠不用錢的大補湯就能把根骨提升上去。

雖說躋身煉筋境後,補品沒法再像從前般,動輒帶來1點的屬性提升,但把量堆起來後,功效還是很可觀的。

透過練拳提升根骨這點,在清明拳升至精通級,熟練度增長大幅減慢後也變得不太可靠了。

倒是熟練度已經到達純熟級94100)的道門吐納術,隨時隨地均可練習,大有更進一步的空間。

如果能在短時間內把根骨提升至17點,那麼早前定下的小目標“超越沈青山”,就算是穩穩完成了。

即使四維相若,連家傳武藝也沒練好的沈家少爺,沒可能抗衡得了精通級的清明拳。

有時沈澄不禁心想,自己是不是把目標定得太低了?

既然直接加點根骨並非良策,沈澄決定繼續專攻智力。

一方面加快參研內丹功的速度,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累積武功熟練度的效率。

至於熟練度的提升,不必依賴加點,靠早晚辛勤練習就是了,這也有助積累自由屬性點。

於是,當觀中絕大部份人都被俗務纏得頭昏腦漲,武藝清修盡皆扔到一旁之時,沈澄渡過了好一段異常自律的時光。

清晨練劍吐納,午後閉門讀書,晚上繼續練劍吐納。

深宵時挑燈夜讀,閉目兩個時辰便開始新一天,如此反覆,不知時日過。

一本又一本讀完的內丹功秘籍,流水般送往姚凌欣住處。

直到一天,孫長殷叩開了沈澄的房門,以一種晦暗不明的目光瞧向臥著讀書的沈澄。

“凌欣說你已讀完了一半的內丹功秘籍,是真是假?”

沈澄有點厭煩地瞧了她一眼,遞起手中抄本,封面上明晃晃的寫著“八十一”三個大字。

“準確而言,比一半還多了。”

說罷他躺了回去,繼續誦讀著書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