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節表奏請剿令,趙泰是不知道的。

但就在第二天,趙泰收到了另外的訊息。

“中平元年十一月,張寶被部下嚴政刺殺,獻首投降,全軍逾十萬人授首。”

跟這個訊息一起送來的,還有在這次鎮壓黃巾中冒頭的人物。

曹操,董卓,劉備三兄弟,他們冒頭理所當然,要是不冒頭趙泰才會覺得有問題。

“黃巾剛被打下去,居然又有人站起來了。”

趙泰拿起另一頁紙張,這次的訊息他明顯比看到劉備什麼的更感興趣。

“涼州宋揚、北宮玉、李文侯等反,推舉邊章、韓遂為首領,殺刺史郡守陳懿起兵反叛,擁兵十多萬。”

這是除黃巾起義後最大的一股造反勢力,還不包括遍佈漢朝地界的黃巾殘部。

多的也能有個好幾萬人,眼下漢朝已經千瘡百孔,積重難返了。

“記得沒錯的話,公孫瓚就是在這個時候冒頭的,皇甫嵩,董卓這些人也會馬不停蹄的跑過去鎮壓,兩三年都沒壓下來。”

時勢造英雄,英雄出現必有亂世,離那個群星閃耀的時間也沒多遠了。

不過這些大事裡面跟趙泰關係不大,天下越亂他就越穩。

這也是他讓高艾站到臺前,公然造反的原因。

時間選得好,就有人在前面頂住朝廷的壓力,即使朝廷會派兵前來平反,也不會有太多的兵。

如此就成了趙泰做大的機會,可以盡情放開手腳做事。

而不是像之前一樣守著那一畝三分地,沒有站到臺前。

“這天下,也快到我趙泰登臺的時候了。”

他放下手裡的紙張,目光向著莊園外望去。

外城,也就是趙泰之前除原本莊園外,要擴充的城池範圍,現在正有兩三千人勞作。

他們都是被趙泰引導來的流民,正在砌城牆,其規模比這內城可要大多了。

糧食的吸引力有多大,憑引導來的這兩三千流民就可見一斑。

“對了,給井陘縣令的一日之期已到,如今可有回覆?”

趙泰沒有回頭,但落後幾個身位的親衛卻已經上前答覆。

“稟明公,井陘章泝縣令已於昨夜故去,得到訊息說是驚懼而亡。”

“嗯?”

章泝居然被嚇死了,這是趙泰沒想到的,難道他趙泰有那麼可怕?

他抬手摸了下已經長出來的鬍鬚,想了想也沒當回事。

死就死了吧,反正結果也沒多麼重要。

“傳令,讓各管事來府中議事。”

“喏。”

有些事情他本可以自己去看的,但自己的班底已經建起來,讓手下彙報總比他到處跑要好。

忙了這麼久,也該到總結,然後查缺補漏開始發力的時候了。

趙泰院中,也就是議事廳一樣的存在。

齊周,夏侯蘭,周平都已到達,不過也多了些生面孔。

“屬下等拜見明公。”

幾人出聲行禮,到也頗有些氣象。

“不必多禮,落坐。”

趙泰上到主位,看向下方一應人等。

“周將軍,先說說軍中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