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出兵(第1/2頁)
章節報錯
變法不止是收走錢糧資產再分配,還有一條必不可少的流程叫百姓審判大會。
但就以趙雲一家的性質,哪怕被審判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特別是在趙家莊,所謂的審判直接變成了求情大會,就沒有說不好的人。
趙泰這裡佔了一部分原因,趙家自身的風評也佔了大部分。
能在遍地流民的時候出手賣掉酒樓,只為接濟災民的家族,百姓又怎會忘恩負義。
所以哪怕是歸順趙泰也沒有省下這個環節,他會堅定的實行變法,不以私情而免除其過程。
否則有了趙雲一家的先例,天下世家又會怎麼想,錢財土地雖然珍貴,但在完全無法反抗的基礎上,送出去也沒什麼,至少性命跟家族保住了。
再參考趙家得到優待,可以為官的先例,那他們同樣也可以,那跟沒有變法之前有什麼區別。
但要說趙家的事情不會帶來影響,那絕對不可能,只要底子乾淨,變法再如何也不用怕,可這種存在又有多少,能佔到千分之一的比例都算是多。
騎兵的事情得到解決,有趙雲訓練統領軍隊趙泰無比放心。
軍營之中趙泰跟趙雲騎著戰馬看向訓練計程車卒,但其實並沒有什麼好看的,哪怕趙雲再有本事,也不能讓還在學習騎馬的軍隊形成戰鬥力,只能說是趙雲的到來讓騎兵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訓練好。
或許是兩個月,又或許是三個月。
“子龍覺得這座下馬鞍及馬蹬如何?”
“騎兵之利器,尋常時候要練出一支具有戰鬥力的騎兵最少也得半年時間,那十分考驗士卒的天賦及騎術。”
“現在有此物在,天賦已經變得不太重要,只要肯下苦功就必然能學會騎術,至於使軍隊具有戰鬥力,三月時間就足矣,並且還能比擬精銳騎兵,不瞞主公,此前雲騎乘戰馬若能發五分力,那現在至少能有八分,由此可知這戰馬裝備的重要。”
沒有這些裝備之前,再猛,騎術再強的人都發揮不出全力,能有個七成力都足夠處於實力之最,例如呂布。
正常對上趙雲很可能打不贏呂布,但現在要是對上呂布就不可能是趙雲的對手,這是先進裝備帶來的增幅。
他是知道趙泰的軍隊強,但也僅限於步兵,還有炸藥,有這些就可稱為天下第一強兵了。
用一萬軍隊對戰十萬軍隊都能保證大勝。
結果騎兵的裝備也如此精良先進,讓趙雲對趙泰的實力又多了一層認知,哪怕現在局勢並不好,看起來敵強我弱,但真正瞭解之後趙雲才知道,雙方都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存在。
“那子龍可得好好訓練這支騎兵,爭取早日形成戰鬥力,我可等著子龍率其馳騁沙場,馬踏天下的一天,到時子龍之名遍傳海內,當不負一身武藝才能。”
“怎敢令主公失望,會有這一天的。”
為將者誰不想在沙場馳騁,那是每一個將領都具備的野望,趙雲又豈會例外。
有這些配備了馬鞍的騎兵,他有信心帶其馳騁沙場,馬踏連營,天下莫敢與之爭鋒。
“子龍有此信心就足矣,那這些騎兵可就交與你手,為兄等著那一天的到來,但常山也差不多該到出征的時候了,為兄需得帶兵出征,待回來後再與子龍敘舊。”
趙雲其實很想說,要不打仗的事就交給手下將領去做,你不必親上戰場。
但想到這場戰爭對趙泰的重要性,真要勸他別去的話趙泰肯定不甘心,再說去了的話趙泰也不會遇到什麼危險,畢竟手下的將領跟軍隊可不是擺設。
“那末將就等著主公凱旋歸來,可惜這些騎兵未能成軍,末將想隨軍出征主公怕是也不讓。”
以趙雲的性子他肯定是不願意留守後方,戰場才是他的歸宿,但趙泰擺明了就是讓他練兵,在騎兵沒有練好之前他只能老實窩著,所以讓趙泰帶上他,也就只能想想。
“既然知道就別說,你要是一天不把騎兵練出來,就得老實待著,上戰場你想都別想,好好幹,為兄得走了。”
趙泰勉勵幾句後,就扔下趙雲直接離開。
看著趙泰打馬離去,身後數十親兵相隨,趙雲搖頭苦笑一聲,這不是搞人心態嘛。
但他也知道,現在除了這支騎兵,別的地方也沒有他的位置,一來沒有軍功,二來他只是被趙泰封了個練兵統領的職位,還是新組建的騎兵統領,而不是大將或是帥,他要去了戰場,能幹什麼?
統領趙泰的親衛?還是去擠別人的位置?這可都不是什麼好想法。
所以他只能投身到練兵之中,只要這支騎兵成型,就是他趙雲天下揚名之際。
戲志才說的三天時間,就真的只是三天,期間糧草軍械早已運往前線,他們現在要做的是帶上少許兵力前往。
為什麼是少許,那當然是多的都已經往前線而去,剩下的這些人馬,更多的還是為了隨行保護趙泰及戲志才等人的安危。
而在城門外,戲志才及兩千人馬已列陣等候。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