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的時間,趙泰不止把教育這方面搞定,並且走上正軌。

並且還把手下的軍隊全部武裝了起來。

除了每天能在莊園上看到莊戶忙碌的身影,剩下的就是軍隊在校場上訓練的呼喝聲。

莊園如此,黑山村也如此。

他沒有把後世那種練兵方式全搬過來,但基本的軍姿,前後左右轉卻照搬不誤。

這種每天都訓練的方式,要不是他有足夠的糧食支撐,能把士卒活活練死。

而且他深知光有糧食是不夠的,還得有肉。

但後世的肉他帶不過來,雞蛋都不行,這就只能去買。

買又沒那麼多錢,趙泰就打起了別的主意。

例如賣香料,以前是在城裡,拿出太多的香料又沒有出處,且太過賺錢容易被人盯上。

現在不同了,獨處一個地方想怎麼弄怎麼弄,又有足夠的武裝力量守住財富。

誰敢伸手就直接剁掉,再不行就用狙擊槍爆了對方。

他準備把生意先做到整個常山郡,酒樓,香料鋪子都開起來,還能當做情報據點。

到是想把生意鋪遍幽州,乃至整個漢朝。

但就以趙泰現在的性質,又不結黨攀附官員,生意做得太大也會動了別人的利益。

這裡不是法治社會,你生意再正當,也免不了被人搞。

遠了顧不上,也基本守不住,那就把眼光看向近處,一切求穩。

校場之外,趙泰負手看著士卒穿著統一制式的防暴盔甲,鋼刀在呼喝聲中或劈或砍,每一刀都沉穩有力。

正常來看,這些士卒除了沒見過血,上過戰場,僅看外形已經可以稱一句強兵。

不過光有這些是不夠的。

兵力過千在這個通迅落後太多的世界,沒有旗語的配合就做不到令行禁止。

平時練得再好那也只是個花架子。

然而周平高艾都是野路子,趙泰連野路子都談不上,哪懂什麼旗語。

這方面還是趙泰去現學,然後教給了周平跟高艾。

當然要是不考慮變陣,只需要大軍壓上去硬推,旗語什麼的也就談不上了。

冷兵器時代,拼的就是誰兵多,誰的兵壯,誰的兵不怕死,誰的裝備好。

趙泰最多佔了後兩樣,前兩樣基本就靠對比。

看了沒多久趙泰就轉身離開,古代的練兵訓練基本就玩不出多少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