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無人指使(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朕還是想不通,既然王士斛擔心戰敗,應該鼓勵王豹拼命打勝仗才對,怎麼會主張議和呢?若是議和不成,蚩離執意要戰,他們貪墨再多的軍餉又有什麼用,覆巢之下朝不保夕,留著銀子也不花不上啊。”
顏公公在榻下坐著,他一邊偷偷揉著小腿,一邊跟皇上說話:“皇上您想有沒有可能是這樣,王士斛怕死於戰亂,所以要求皇上議和,議和就是割地賠錢或者和親,只要皇上有議和的誠意,就能避免戰事。
但是皇上卻表明態度要與蚩離決一死戰,此時葉氏知道了朝廷的態度,為了表示對皇上的支援,才源源不斷地送上軍餉和物資。
王豹在軍中按照王士斛的指使,給蚩離寫了議和書,蚩離一定會藉機提出議和的條件,無非也是錢財或土地。於是王豹便將葉氏進獻的大宗軍餉和糧草軍馬悉數送給了蚩離。
但是他們沒想到皇上見他屢吃敗仗,派了殿下親自去徵西,這樣議和的事也就不成了,蚩離見我朝反悔,自然也不肯退還那些軍餉了。後來蚩離慘敗,幾位主帥都死在殿下手下,恐怕當時跟王豹交接議和的主要人物也死無對證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就算跟王豹議和的蚩離主帥死了,可是葉氏的人還活得好好的,他們就不怕早晚有一天葉氏會得到機會將此事回稟給朕嗎?”
顏公公有些支吾,想說又不敢說。
祝澧自榻上坐起:“但說無妨。”
“奴婢是這樣想的,這事兒就壞在皇上給葉氏議親上。節點趕的巧合,大軍剛剛打敗蚩離,皇上就帶話要給葉氏的嫡長子議親,葉氏肯定覺得這就是他們進獻軍餉的回報。”
祝澧一邊思考一邊死命咬住嘴唇:“所以葉氏根本不曾想過,他們進獻軍餉的事朕絲毫不知情,給葉氏嫡長子議親其實只是為了刺探他們對朝廷的態度。”
顏公公順勢點了點頭:“皇上擔心蚩離休養過一段時間後會繼續來攻,介時還需要葉氏的支援,所以算是皇上主動向葉氏示好。但是在葉氏看來,他們捐了幾百萬軍餉,而皇上卻只讓一個草頭郡主議親來敷衍他們。”
“所以他們必然不會再跟朕提起此事來討賞,因為朕的賞已經下了,就是議親……”
“唉,葉氏對皇上的誤會得有多深啊,同樣,皇上對葉氏的誤會也很深。”
祝澧眸中噴出一絲怒火:何止他自己對葉氏誤會很深呢?
就連滿朝文武大臣都很不待見葉氏了。
葉氏富可敵國,面對與他國的生死之戰卻一毛不拔,別說軍餉,連一車糧草都沒見過。
大臣們都在私下議論:葉氏是真的頭鐵,也不怕皇上找個幌子把他們抄家滅族,就算你富可敵國有什麼用?沒有一兵一卒還不是等死。
自己見葉氏與朝廷關係疏離,便用議親試探了一下。
果然葉氏婉拒了這樁親事,幸虧皇后娘娘聰慧,只用議親的說法,而不是賜婚。
就是提防萬一被葉氏拒絕之後,皇室沒有面子。
當時自己得知葉氏不同意議親,並且將嫡長子匆匆送往國外來敷衍他之後,差點沒下旨派兵去討伐葉氏。
多虧自己冷靜了下來,考慮到葉氏百年基業不可毀於一旦,也不想這樣一個興旺的家族突然發生滅門慘案,這才忍著沒動武。
而且他得知訊息,葉氏又派了次子進京面聖,他心想只要葉氏嫡子在御前好好表現,自己還是可以原諒他們的。
好巧不巧,此時被拒婚的和平郡主卻懸樑自盡了。
若是之前一個侯府的女兒上吊,他可以不聞不問的。
可是既然封了郡主,又是因為給人家議親才導致投繯的,雖然人沒有死,可是也務必要關心一下了。
這事也讓他遷怒葉氏,所以葉沾衣來京時,雖然遞了摺子和沁琳寶玉要求面聖,但自己卻心存怨懟,沒有搭理他。
如果當時召了葉沾衣面聖,也許這個誤會早就解除了。
沒想到這葉沾衣倒很有耐心,也很有洞察力。
換作別人,自己遞了摺子,又進獻了價值連城的寶玉,皇上再不搭理分明就是看不上他們。
但是他卻覺得這裡邊有貓膩,想要調查清楚,所以才靠給王弟和郡主幫忙一步步也混到了御前。
與堯乾的戰事,他自己就代表葉氏捐了一百萬兩,這對朝廷來說,已經是相當驚人的數字了,但他還是想再試探一下,故意將他安排進了戶部,只讓他做一些雜事。
沒想到這回葉沾衣依然接受住了考驗。
正是因為他發現葉沾衣既能隱忍,又懂謀略,所以才摒棄前嫌並委以重任。
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人,但是卻錯過了很多真相。
顏公公見祝澧沉默良久一言不發,知道他又在反思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