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先去了縣城南部的古城牆,這段古城牆有五百多米的距離,通體青磚壘造而成,歷經千年,依然堅挺巍峨。

“以前這面牆挺長的,我上小學那會,還能綿延整個縣城南面呢。”李杜撫摸著城牆,頗有些唏噓。

蘇菲問道:“那現在怎麼只剩下這麼一段了?是不是風吹雨打,被時間給毀掉了?”

李杜搖頭:“不是,我們縣城發展,需要向四周擴張,城牆就成了阻礙,政府決定將它拆除,給經濟大建設讓路。”

馬丁夫人遺憾地說道:“這真可惜,它們的歷史比我們國家還要悠久,如果能將它們保護起來給後代,那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李杜笑了笑,現在也有很多人這麼說。

除了古城牆,他們縣城還有幾條古巷,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已經不平坦了,而且巷子很窄,吉普車開進去後,對面又有一輛汽車開來,李杜只能後退讓路,否則就開不過去了。

古巷兩邊是古宅,跟城牆所用磚頭一樣,青磚青瓦、材質古樸。

馬丁夫人拍了幾張照片,發現有些磚頭上帶有影象,就上前拍特寫,同時好奇問道:“這些影象是什麼意思?”

李杜道:“我也不太清楚,聽長輩說,我們縣城以前是戰略要地,城牆修建需要質量過硬,於是從多家磚石場購買城牆磚。”

“為了防止這些磚石場以次充好,統治者要求磚石場在生産的時候,將獨特標誌印到磚石上,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追尋其責任……”

說到這裡,李杜心裡陡然有了個想法,可以用來對付軟公司的想法。

馬丁夫婦可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聽了他的話,兩人不約而同笑了起來,說道:“真是個聰明的辦法。”

“可以寫進論文中。”

李杜也笑了,他在心裡琢磨了一下,覺得自己這個主意還真挺靠譜的。

三個外國人出現在這些古樸的小巷子裡,對周圍居民還是有些吸引力的。

不少人出現在門口,一邊曬著太陽一邊好奇打量三人,還有人認識李杜,問道:“小杜,這仨是誰?聽說你找了個洋媳婦,這就是你的洋媳婦?挺俊啊。”

蘇菲用比他更標準的普通話微笑著回應道:“你也挺帥的,先生,你的訊息也很靈通。”

聽到蘇菲堪稱字正腔圓的漢語回答,幾個看熱鬧的人頓時鬨笑起來,有人還調侃道:“嘿,小廖,沉默是金,你爹沒教你在外面少亂嗶嗶?”

“滾你孃的蛋!”

李杜笑著和眾人打招呼,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蘇菲一家,說他們想考察一下這裡的古建築,回去做個課題報告給美國的學生們看。

一個中年人滿懷希望地問道:“他們這個報告,影響力怎麼樣?”

李杜無奈道:“你要是想透過他們一個報告發展旅遊業,那可不行。”

“不不不,不是發展旅遊業,是能不能讓政府重視起來,早點拆了這裡?”中年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