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上有所好,下必行焉?”皇帝挑眉。

“是。”若是皇后欣賞才女,那些閨閣少女必定日夜苦讀,比趕考的書生還辛苦;若是皇帝愛詩詞,那想要出仕的人必定不寫策論,千方百計揚詩名。周煄對此體味頗深,學什麼不如考什麼,受了幾十年荼毒,如何能不印象深刻。

“所以,岳母這件事是個好機會,讓天下百姓看看朝廷支援改嫁。陛下也可把推恩控制在父母這一層,族人就不必跟著沾光了,易雲那邊若有族人黏上來,臣用雷霆手段,陛下可不能生氣反要褒獎,您表明了態度,遏制宗族勢力的意願那些朝臣自然回揣測。”

“你呀,朕倒成了你的牽線木偶了。”皇帝笑罵。

“二伯別嚇我,您這話要傳出去,我可是死幾回都脫不了身。”周煄驚恐道,逗得皇帝哈哈大笑。

這是一件大事,他們伯侄幾句話能定下的僅僅是對易雲之母的封賞,剩下的什麼支援寡婦再嫁、阻止溺嬰、遏制宗族,都是百年大計,不可能讓周煄幾句話就敲定的,這些材料就留在大明宮,皇帝會再深讀精研。

周煄也不急於一時,只親自給皇帝換了被茶奉上,道:“二伯慢慢考慮,侄兒只有一個請求。”

“討賞來了,說吧。”皇帝接過茶杯。

“若是您定了,能不能讓我為寶兒啟蒙。”寶兒說的是太子嫡子,周煄的意思是他要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下一任帝王,讓政策具備持續性。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他絕對沒有爭皇位的野心,現在皇位到了太子一脈身上,他就是皇侄兒,關係進一步疏遠,沒有繼位的資格。若是皇帝願意保全他,讓他做兒子的老師就是最好的保護,天地君親師,即使叔叔又是老師,這也是給周煄的保障。

“我也姓周,我想我的家人永遠平順安康,沒有零落成泥的時刻。”人口比例失衡和宗族勢力過大,接下來就是賦稅不濟、土地兼併,一場大災就能帶來揭竿而起的流民,再然後……

轉念之間,皇帝想了許多理由,但只聽家人二字,皇帝的心就勸軟了。“那小子就交給你了,日後他調皮搗蛋,可不要來訴苦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一口飲盡杯中茶水,道:“召翰林侍墨,擬旨封賞純郡王妃之母。”

皇帝揮手讓周煄退下,這樣深刻的話題思考一輩子都很可能得不出答案,皇帝現在也沒有聯絡感情的心思,他要再看看這些資料表格說明匯總。

周煄從大明宮出來就轉戰太極殿,別忘了,他的婚禮一天天逼近,可婚禮上又非常重要的一環“二拜高堂”,如今恭郡王以庶人身份死去,周煄也不樂意讓小徐氏受這樣的跪拜。

太極宮佔地極廣,花園假山,亭臺樓閣,飛拱虹橋,不負美輪美奐四字怪不得當初修繕的時候人們紛紛猜測它的用途。

周煄覲見的時候,太上皇正在小花廳中消暑納涼。皇城四四方方,又沒有樹木活水,夏日最是酷熱,往年還能躲到避暑山莊,今年事情堆在一起,兩位皇帝都陷在皇城裡出不去。太上皇年事已高,又備受打擊身體不好,宮人也不敢用冰塊,只在地上灑幾遍水,取其涼意罷了。太上皇坐在陰涼的窗根底下,感受著窗外的微風。

“皇爺爺,孫兒看您來了,願你福壽安康……”

“來了,坐。”太上皇沒等他說完套話就叫起,自從當上了太上皇,他是越來越不講究這些俗禮,越來越重視親情了。“怎麼來了,什麼事兒?”

“瞧皇爺爺說的,想您了來看看還必須得有事不成。”周煄笑著奉承。

“好,好。”太上皇捋著鬍子直笑,欣慰非常。

所以說不怪太上皇喜歡周煄,實在是嘴甜。想想前兩天鬧的笑話,謝太妃好不容易升了品級,想著兩個兒子在宮外不見父親的面,恐感情變淡,特意讓兩個兒子進宮請安。十二皇子說“一身傷病,不忍父皇見了傷心。”十四皇子更乾脆“我又沒事兒,到宮裡做什麼。”氣的謝太妃七竅生煙,怒罵“見面就是情,你不巴結著,難道要一輩子頂著公爵過日子嗎?”兩位皇子被宮變嚇破了膽,連帶對太上皇也避之不及,十分不願意進宮。

本來是娘幾個的私房話,不知怎麼就傳到了太上皇耳朵裡,氣得太上皇又鬱悶幾天。沒事兒說什麼大實話,太上皇又何嘗不知兒孫來見他有所求,可有所求也好啊,總比那些個寧願在府裡做“燒香祈福”無用功,也不願來宮裡陪他說話的不孝子強。

“待此間事了,孫兒奉皇爺爺去避暑山莊如何?這天氣也太熱了。”周煄坐在旁邊的矮凳上,扇子搖的刷唰響。

“還是你搖扇子最好,那些個跟沒吃飯似的。”太上皇抱怨一句。宮人哪兒敢搖得風太大,吹著尊貴的太上皇算誰的?周煄也搖了一陣感覺降溫了幅度也小下來。“避暑山莊年年去,都厭了,沒意思。”

“那不如去孫兒的別院,那別院修好了我也沒住幾年,剛好請皇爺爺去暖暖屋子。”周煄笑道。

“這麼熱的天,還是剛娶媳婦的小夥子,這屋子可冷不了。”太上皇調笑道。

天啦!你居然是這樣的太上皇!

周煄露出目瞪口呆的蠢表情,太上皇詭異得自豪起來,看,朕就是這麼特立獨行。

周煄垂頭喪氣敗下陣來,道:“我不管,皇爺爺收了我的賄賂,可要幫忙才行。”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