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成家才立業(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純吧。”雖然周煄有了不坦誠的想法,但皇帝還是感念那個赤誠無偽的少年,皇家人不需要多麼睿智聰明,關鍵是一顆心要擺正啊。這封號既是褒獎,也是提醒。
“和封國公時候一樣的封號,顯不出父皇對此次西北大捷的重視呢,不若另起一字?”
“你有什麼好想法?”
“秦字如何?”太子問道。
皇帝的臉一下子就拉下來了,不見絲毫笑紋。自古王爵封號各有講究,最貴封號莫過於“秦、晉、齊、楚”,歷朝有多少“秦王”最後登上了帝位,很多時候不方便封太子的時候,就以秦王作為預設太子。秦的封號,是皇帝想封給嫡孫的。
“不妥,朕不許。”皇帝臉色難看道。什麼是正統?正統就是名正言順、理所當然,人人維護。都說天家不講規矩,都是狗屁,嫡子、嫡孫的存在天然就高出別的兒孫一頭。這些年皇帝也知道幾個兒子暗潮洶湧的,若是沒有嫡子出身的太子立著,朝政早就亂了。王朝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士大夫們最看重的就是正統。禮法才是治理天下的依據,決不能開了壞頭,亂了朝政。
“也安一安純睿的心呢。”太子輕聲勸慰。
“有什麼不安的,皇孫中第一個封爵封王的,天下誰敢小看他。若他自己縮手縮腳的,就當朕以往看錯了他!”皇帝怒道。
“不氣,不氣,父皇不生氣,是兒說話口無遮攔,這氣大傷肝,您可別生氣。”太子趕緊服軟,給皇帝倒了被參茶奉上,解釋道:“兒的身體父皇知道,煊兒幼小,身子骨也不康健,總想著……”
“你就是想太多,思慮過重才身子虛弱,天天太醫伺候著,全天下天才地寶養著,有什麼可想的。”皇帝怒道,但看著太子開始花白的兩鬢,心裡也不是滋味,自己這個皇帝做在龍椅上的時間越久,兒子……
“安心,朕心裡有數。”皇帝重重拍了拍太子的臂膀。
太子看自己把話題帶到這種不開心的地方,連忙轉移話題道:“都說成家立業,立業成家,他現在已是皇孫中第一人,父皇愛護他,不若給他挑門好親事?”
“早在幾年前就該成親的,讓他拖到現在。”在周煄封國公的時候就應該議親的,可何曾想周熾死了,周煄是個重情義的,守了一年。剛出孝又趕上皇帝烏鴉嘴,只能避去西北了。實打實的算來去西北還不到一年時間,可誰讓他連年禮都沒能回京參加呢,在窮鄉僻壤的西北過了新年,皇帝覺著他已經在外面吃了兩年苦了。
“讓太子妃挑些人選上來吧。”皇帝吩咐道。他的宮中沒有皇后,宮務在娶了太子妃之後,名義上就全部交給太子妃管理了。只是兒媳不好管公公方房內事,內宮事物還是幾個高位妃嬪分管著,可像什麼祭祀躬身桑蠶之類的國家典禮,還是太子妃出席的。現在周煄要選妻子,皇帝可沒想著讓宮妃插手,一併推給太子,也好讓他們伯父侄兒的多親近。
“父皇可難住我了,太子妃如今誰還指揮的動她,一心撲在煊兒身上呢。”太子調笑著點出重點,“純睿的婚事還是先問問本人吧,他父王母妃可都是看重這個的。”
一聽這個皇帝就來氣,恭郡王是自己的親兒子,徐子旭是自己疼愛的外甥,兩個大男人居然沉迷於黏黏糊糊的感情,皇帝無論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是一肚子火。徐家也不知道是怎麼叫女兒的,不著調的居然自己把自己給作死了。她死不要緊,連累恭郡王父子不睦,皇帝想起一回氣一回,周煄對他母親感情又好像很深,每次周煄立功,皇帝都要捏著鼻子給死去的徐氏加封號,別提多不爽了。
都說子女肖父母,不算從那邊算,周煄的基因裡都流著“情痴”的血。皇帝深怕自己寄以厚望的皇孫,哪天就“為愛走天涯”了,就像當初徐子旭,抽風起來跟變了個人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做老子的倒要來遷就孫子了,這沒天理的。”皇帝嘟囔一句,到底沒有一意孤行直接選人,道:“招他進京吧。”
皇帝和太子幾句話議定了周煄的封賞,也沒有馬上就去宣旨的意思,西北的軍情奏報還沒有全部整理好交上來。戰死士兵的撫卹、城池建設、百姓安置都是重頭戲,現在單獨封賞,倒顯得周煄把功勞全攬子身上一樣。
可這風聲也是瞞不住的,皇帝下令內務府督造郡王的寶冊印鑑,禮部和織工局開始督辦禮服,這麼大的動作瞞得過誰?要封郡王能是誰?要知道衣服也是有尺寸的。
周煄即將封王的訊息就這麼隨風傳開,西北也很快得到訊息。
周煄嚇一跳,爵位又不是大白菜,說升就升,他還以為自己這輩子就要在國公爵位上蹉跎二十年,等到恭郡王死翹翹了才有機會更進一步,到時候是親王還是郡王就看太子念不念舊情了……沒想到啊!
西北人聞言都來恭喜周煄,周煄苦笑道:“朝廷還沒下旨,可不敢如此輕狂,諸君的好意周煄心領了,心領了。”
沒有下旨冊封,但宣召回京的聖旨來了。你是沒看見公公宣旨時候諸人的表情哦,聽說不是封王,只是宣召回京,那遺憾的小表情,那委屈的小眼神兒,把宣旨公公都給氣笑了。
得蒙宣召進京是好事,又是即將出爐的紅人郡王,宣旨的公公也客氣得不得了,請周煄慢慢收拾,連說不著急。
周煄得了聖旨,出人意料第一個拜訪的人居然是易雲。沒和夏陽侯交接防務,沒和邱真安排內政,更沒去見靖安侯,要知道靖安侯可是在病危狀態,有今天沒明天的,說不定的周煄回來的時候,只能去墳前弔唁了。
周煄對易雲的宅子也是輕車熟路,近日往來太多,不用奴才通稟,直接就進了外書房等人。
易雲得到訊息從內院出來,周煄已經安坐外書房喝茶了。
“你怎麼來了?”易雲驚喜道。
“陛下招我回京了。”
“知道,知道,回京封王嘛,這訊息都傳遍西北了。”易雲笑道:“你現在出去街上看看,人人胸脯都要挺高兩分,以咱們西北出了位郡王也自豪呢。你雖不是西北人,可是在西北受封的啊,多榮耀啊!”
“你想進京嗎?”周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