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治河之策(第1/2頁)
章節報錯
景佑元年,之所以說是百年大瘓,就是因為黃河這條大龍甩了一下‘尾巴’。
那年春,黃河於京東橫隴潰堤,濁流順地勢而下,水淹大名府,再折向北流,肆虐十餘州地,注入大海。朝廷雖搶修數月,但仍不能馴服大河,只能任其改道。
至此,黃河徹底進入暴走期,兩年一小潰,三年一大潰。從大名府至入海口千餘裡河道,更是變幻無常,肆虐河北、京東兩路之地。
趙禎讓河防折騰的是欲死欲仙,要是哪年黃龍沒出來搞點事兒,史官都要記下“是年河寧”這種充滿慶幸的句子。
黃龍起舞!
要是那條黃龍真的瘋起來,那真的就是不世之災!
“寬夫,言重了吧!自景佑年開始,朝廷每年都投巨資修固黃河河防,今年水患已穩,黃河並無大險,何來起舞之言?”
……
文彥博說‘黃龍起舞’,不但陳執中不信,宋庠不信,龐籍不信,就連趙禎也不敢信。
趙禎之所以把他們都聚到一塊,就是因為文寬夫的奏報實在的太駭人了。
此時,陳執中疑文彥博危言聳聽,文相公也不多說,讓內侍取來一張大宋山河圖,指著圖道:“今歲水患,截止今日,告急之處多為渭水、汾水、洛水等黃河支流,反而黃河沿線險情較輕。”
“據各州報上來的水情來看,黃河水情比之景佑年情況大好,少了三分之一的水量。”
陳執中道:“如此不是更好,何來黃河大患之說?”
文彥博道:“陳相公且看。”說著,他指著渭水、汾水、洛水三條大河又道:“黃河水少不假,但今年主要險情卻來自於這三條大河支流,比當年尤過之極。”
“汾水水情比景估年增量五成;洛水增七成;渭水更是比景佑年的一倍還多!此三河現在雖險情已穩,但這麼大的水勢一併注入黃河,會使黃河水量激增,從河中府往下的黃河流段,水量會比景佑年還要大。”
嘶!!
陳執中倒吸一口涼氣,這麼說來,豈不是危矣?
正是驚詫之時,卻聽趙禎道:“文卿家還是直接說對策吧!”這些他早就聽文彥博說過了,而且……就連那個‘對策’他也聽過了。
“掘堤分流!”文彥博一字一頓的道。
“……”
“……”
“……”
“掘堤?”陳執中、宋庠、龐籍三人都聽傻了,心說,也就你文彥博敢想這種主意吧?
“掘堤?還沒潰壩,你就先自掘堤防?那還不如等潰了壩之後再救災呢!”
“寬夫此策,太過激進,不可取!”陳執中反對。他現在有點明白,為什麼一進來趙禎臉色就不對了。
自行掘開堤防?掘在哪兒?
要知道,黃河天水在哪兒開口子都是禍害一方的大災,都是數州百姓生靈塗炭。
那可是幾十、上百萬的人命!
從這裡不難看出,文彥博的果絕狠厲。
文彥博聞言道:“現在主動分流還能選地方,真的等到潰河了,那可沒得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