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攤開紙張,低頭一看,是個廣告專案梗概。具體的行文用語也不累贅重複了,內容是洗髮水廣告,影片類,看上去能賺錢。

這答案呼之欲出,老王卻突然開口說話。

“洗髮水?成龍大哥的那個麼?”老王說。

“什麼?”我驚道。

也難怪王明後聯想到成龍,主要那廣告太魔性了。“霸王洗髮水”當初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熱度席捲大陸,各大播主的剪輯合成,二次創作,也為它的流行添磚添瓦。當然,它獨創的特效詞彙,更讓它的傳播速度如虎添翼。

“duang duang duang~”一聽就印象深刻了。

“就得是他啊!洗髮水能火過他?”王明後說。

“老王,你看那公司會請成龍大哥那樣的大腕嗎?”我問道。

“……”

王明後開始罵廣告公司。

那公司太窮。

王明後雖然思維跳躍,但腦筋不傻,他吐槽道:“能請洪磊那種人,說什麼都不會太富裕!”

我也說:“這想法得要作廢,請成龍那樣的大腕拍廣告……那不是哪一家都能做的。更何況,營銷,造勢,注水,也能把資料搞出來……哪一筆不需要錢?把專案做出來,就足夠了!”

王明後聽罷,一陣沉默,忽然長嘆口氣。

致敬這廣告,肯定不能做了。

“老闆既然叫我們做設計,那必然得用成本低的方案,不然,沒辦法與別人分庭抗禮。”我評價道,“如果有大理想,也不會做廣告了,想賺錢的都是一個想法,找個低成本的專案,再高價格賣出去!”

我以前學影視製作時,也瞭解過行情。

拍電影、拍電視劇其實都差不多,投資商都希望少點成本,多點收益,在製作上少少投錢,在宣傳上多多注水。製作方由此生存挺難的,畢竟不是哪家劇組都有名角在扛柱子。

“我們就不該考慮演員,只做內容。”我說。

“好!”老王也毫不猶豫,“那你說,要注意什麼?”

“騙術!”我說。

“……靠!”

“廣告有三點重要!”我向老王解釋,國產廣告因為受電視臺收費政策影響,時長多半是十五的倍數。“大多數電視臺收費標準是每五秒進行一次收費。可五秒,卻很難做成一個完整的廣告,所以漸漸形成了以十五秒為基礎時長的廣告。這風氣從電視臺也漸漸影響到網際網路界,影片網的廣告時長,也多半是十五的倍數。”

“時間短,還想吸引觀眾,就得采取點不一樣的手段!”我解釋道。

老王聽了,不住點頭。

他問:“那你覺得用什麼手段?”

“恐懼!”

“……”

“幽默!”

“……”

“偷換概念!”

“……”

“人生活在恐懼之中!”我說。

我也身在畏懼中。秋冬的風很冷,大槐樹也沒有枝葉,結實的樹幹上鋪有厚厚的青苔,乾枯筆挺的樹枝指向天空。我把手塞進口袋裡,和老王從校門口繞回去。中午的校園很安靜。操場上有兩三名學生在慢跑。

我們走上石階,夾縫裡是滑膩的苔蘚。

“怕死,所以保健品賣得好。

“怕找不到好工作,所以教育賺錢。

“怕被人說土,說醜,奢飾品也就暢行——投資理財、保險風投,難道不也是因對貨幣貶值、意外事故擔憂而盛行嗎?營銷號氾濫、傳銷頻出,難道也不是在令人恐懼、製造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