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圍的記者很高興,似乎明天報道“某某怒懟記者”就能寫出來了。他們拍著照,閃光燈忽閃忽閃的。這時候我極其慶幸我戴了墨鏡。

沒辦法,鎂光燈太傷害眼睛了。

我不是那種專業受過培訓的藝人,對這種光芒毫無辦法。只能收拾得嚴嚴實實的,讓自己好受點。

“您能不能把墨鏡口罩摘下來?”有記者醒悟,問道。

“不能。”

“……”

接著就有人小聲幫襯,問為什麼了。

“因為我怕被不法分子拿到網上去相親。”

一語甫畢,那些記者全笑了。“給你們十五分鐘時間。”我看了下手機,差不多半小時後,微電影就要結束了。給自己預留時間,趕緊走,這是一件好事。

我現在這才意識到,為什麼每次圈裡有聚會,不等會議結束,大佬們都提前走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門口被記者粉絲給堵了,後果就像我現在這樣慘烈。

別看他們當面把我誇成幽默。

反手筆桿子一弄,不知道什麼後果。好在平時公司都有孝敬五大電視臺,主流媒體不寫壞,其他的,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那女記者反應也很快。

她驚喜地問我道:“您說不法分子,您的意思是不是,國內不法分子很多啊?”

這話就有點意思了。

我不由皺眉,問她是哪家媒體。

她客客氣氣報了一個三流媒體的名字。我瞬間不說話了。周圍的其他記者也忽然意識到點什麼,別看平時挺愛打聽別人小道訊息,胡亂揮舞筆桿,製造點假訊息,但意識都還敏感的。

他們一下子齊齊說起電影的事來。

誇之前的《梁祝》好看,問有什麼技巧。這其實也挺好說幾句的。因為徐克的電影,有它獨特的特色——色彩飽滿。而我就“借鑑”了這套。大陸不少導演用不上這些,或者單純為表現美與藝術,但徐克電影中用來渲染氣氛,進行力量衝突的情況更多。

比如《青蛇》、《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那抹翠綠,那抹鮮紅!

《梁祝》也一樣。

自始至終有這種色彩運用。

打比方最後哭墳,紅白黑,顏色展現得淋漓盡致,他還在全篇電影中加了點青灰色,壓抑、悲痛、肝腸寸斷。

光的運用如太陽光,燭光)和青色山水樹木)等顏色進行緩衝,讓電影整體基調從前半段的暖黃色轉化為後半段的青灰色,觀眾的情感,自然會隨之改變。

記者邊聽邊點頭。

可接著一琢磨,有點不對味。

“這、這怎麼像學生答題啊?”有記者小聲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因為這本來就是答題啊!

“不然,怎麼回答?”我樂呵一下,“你答給我聽聽,讓我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