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團隊(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王總愛突發奇想。
他大喇喇的和顏思良說了許多,意思是想搞個研究團隊,以後來個大一體的遊戲平臺。
“多好啊!建立國產遊戲平臺,這樣我們就不會被外國壟斷了!”王明後如同演講家般振臂疾揮,“這也和你振興華夏的想法異曲同工!別忘了,許多著名的科技,起源都來自於電子遊戲……”
王明後不惜餘力地坐著宣傳工作。
而我知道他的想法,早在幾年前,他就把他的思想跟我說過一遍。“那邊有xbox、ps,國內連個自己開發的遊戲主機都沒有,買點高階的,還得上stea,總不能一輩子玩手遊吧?”王明後當時跟我吐槽,他指責著國內的遊戲發展。
我也知道。
國內遊戲界的發展是血淋淋的。
是一代研發團隊建立在另一代研發團隊的血海屍山之上,最終“化作春泥更護花”的。
雖然我壓根不耐煩網遊的發展,可我仍然尊重老王的絮叨與幻想。
王明後有個很龐大的抱負,那就是把建立國內的遊戲平臺,創立個宏大的遊戲王國。當然這前提是賺錢。而我卻不太看好電子遊戲,國內對娛樂市場的風評,那也不用多說了。搞遊戲,難免得應對來自學生家長、社會輿論的有益也有害的建議與謾罵,這種如同並蒂蓮的暴利和暴力,如影隨形般緊密相連。
“我只想賺一筆,就收手。”我說。
“扯淡!”老王嗤之以鼻,“總歸有人會做!有利可圖就是商機,可提前做的人,容易掌握話語權,比起交給不知名的人物身上,自己掌控還能握住真相。做事前不要想那麼多,盡力美化網路環境,就可以了。”
“這太害人!”我說。
“你這思想才害人!”
我和老王認知區別之一,便是對網路遊戲的態度。不僅網路遊戲,凡是雙向互動的玩意兒,我都持反對態度,原因是,太有癮了!
影視劇、小說、漫畫是單向的傳播,僅僅是創作者主觀地去創作,受眾被動的接受。受眾若是哪天不滿,抽身而走,也是很常見的現象
可網路遊戲、短影片皆是雙向互動。創造者能根據受眾的反應做出相應的判斷,不斷刺激受眾的興奮點。
受眾很容易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與巴甫洛夫的實驗原理一樣,只要創作者一敲鈴,就引來垂涎食物的狗,後果與賭博乃至吸毒類似,幾乎沒有戒斷的可能。
王明後態度很堅決。
他可不在乎這些,他有錢,私底下也不常玩。加之,去年這一年電子網遊是公司最大的收益來源。他不假思索地看中顏思良也情有可原。
此時夜是濛濛夜。
月是朧朧月。
我們在一家巷口的小餐廳外會面。對方人高馬大,一排幾十人,而咱們連帶小胖、司機小劉,也沒幾個。好在宋福祥噸位在那,所以乍一眼看下去,還是很有威懾力的。
小胖不斷把飽含威懾力的目光投向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對方畏縮了一下,可仍舊未後退。小花壇內的植株是一棵桂花,在昏暗的路燈下散發著晚桂的香味。
老王率先開始了說服工作。
“像你這樣敢於和惡環境作鬥爭的研究人才,正是我們稀缺的。”王明後眼皮都不眨一下,“搞研究,技術水平和資歷都很重要,可我們是商業公司,最重要的當然是商業機密!”
顏思良望了他一眼,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微微皺眉。王明後似無察覺,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廢話。
“……今後我們會面臨很多困難!我從來不想象著今後會一帆風順,也不保證任何的一個失敗都能克服,僅希望,我們只會被外來打敗,不會從自我瓦解……將這樣的涉及到商業機密核心的環境交給你,我能稍許放心。”
顏思良安靜地聽著,風浮動著馬路上車輛的鳴笛聲,還有附近小區垃圾箱的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