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研究團隊(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這件事怎麼辦?是不是該先避一避……這時候媒體鬧得太厲害了,往外頭推作品,也不容易……”
“就像有幾個強盜……”聽到李宇達的話,我忍不住笑了,“他們在醫院外的銀行取款機旁,縮著身子,探著腦袋,專等病人出門。病人的身體薄弱,力量不夠,出門看病肯定要帶錢……搶劫他們,自然比普通人要容易得多——可是,不能因為害怕被搶,就不治病了啊!”
“您是支援這麼鬧?”
“我是堅持一定要解決!”我沉思片刻,“或許有人會認為,先忍一忍,等把壞人打跑再說。可目前局勢看,守在醫院的匪徒會長期存在的,雖然帶著剛剛手術過的病軀與壞人作戰,不佔優勢。可積貧積弱,苟延殘喘,不把疾病治好,只怕拖得越遲,釀成癌症,那時再鬥恐怕有更大危機了。”
“……”
李宇達沒有回答,臉上露出惶恐而又無措的神情。我問他怎麼了。他支支吾吾說國內有很多娛樂公司都在炒傳媒流量。這是當然的事了!在這種大環境下,明星藝人的收入大幅減小,如果還繼續保持過去的操作手腕,用不了多久,就該找根鞋帶去尋找天花板了。
我笑了一下,忽然想起另一件事:“你現在的經紀公司是洋品?”
“對。”
“聽說吳寒巖在你們公司有股份?”
李宇達又是一陣結巴,他含糊其辭地推說不知道。
“那是管理層的事,我不大清楚。”李宇達說。
他一邊說著,一邊低著頭窺視著我,打量我的神情。
他只是公司的小人物,背後的大手腕一點都不清楚。這麼說也不對吧,或多或少聽到些風聲。這幾年娛樂圈行當算是寒冬,造成這點的,經紀公司算是大頭。它們想利用某種金融規則、或者資本遊戲,令公司的資金膨脹起來。曾經,它們成功了。可是現在幾年市場的沉默又令它們不安。比起投資拍攝,利用某種遊戲規律吸引虛假流量,再把資金轉移或者是套現才是更“獲利”的手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的心底油然生出一絲悲哀。
李宇達惶恐地張望著我。
他的眼神是隱蔽的,試探的。曾經我們有過短暫的合作。那時候他還是個天真的少年,當然現在也算得上善良。只是有些思想上和利益上的東西需要遮掩起來了。這是成年人的悲哀。
我思索了一番,不得不開口:“如果你還在洋品,恐怕你腦海中想參與的那部戲,我沒辦法帶你入內。”我說著,手已經摩挲著碗口了,心裡思緒萬重。
李宇達抖了抖:“是公司的原因嗎?”
“恩。有原因。”我說,“這年頭做生意,太考驗信用了。信用評估公司的評價只能作為參考,個人判斷佔據很大比重。我不敢賭運氣。如果在電視劇上映後,轟轟烈烈把事情抖出來,這時倒不害怕了……可要在拍攝時,或者是,稽核即將上映時——所有的付出都會打水漂。我不敢賭!這不是幾年前拍的網播劇,可以揮霍的,這場失敗我不敢承擔……”
說到這裡,我不禁苦笑:“說到底,我們都是資本運作下的奴隸。影視劇作說透了,也是盈利的工具,只是我仍然希望,我所拍攝的,能給觀眾帶來更多的思想、娛樂,以及滿足。但我不可能為某個演員、某個團隊,甚至我,編劇讓路,讓所有的員工餓肚子。”
李宇達理解地點點頭。
他這一代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理解他人,第二特徵,就是世故。
“既然您已經說開了,那我就直說了吧。我找您,的確是為新劇。我想出演……可是經紀公司的事,我還需要溝通。”他說道。
“恩,你再考慮考慮。”我說,“跟著公司要求走也沒什麼。目前演員也沒確定下來,還需要再看看。”
“……”
“大環境不好。文化行業賺不了大錢,外頭動輒說演員、導演、網紅、小說家、脫口秀主演能賺幾千萬上億的,這都是張嘴的事,背後怎麼樣,就不清楚了。大環境幾十萬、幾百萬到頂,頂尖的,日子可能好熬一點,除非去國外撈錢的……就業不易。我如果勸你辭職,有點太不近人情,那叫忽悠!”我語氣果斷,斬釘截鐵,可態度卻很隨和。
李宇達手握成拳。
他沉默一會兒,咬牙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