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綢緞(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心裡還在揣度著,得了!回去還得讓小胖印一沓子名片,讓小胖隨時揣著,以後有什麼事,直接發名片!
我以前一直不太理解,那些打工的,動不動發名片是什麼意思。直到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這玩意兒的重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像小胖這樣無精打采的,太丟份了……算了,還是先把小胖給開了,比較省事!
我面色悻悻的。焦無遠已經在桌上翻找到名片交給我了。我看到抽屜中的特效公司的名片,多嘴地問了一句:“焦先生認識特效公司?”
“這個?”焦無遠也不含糊,直接把那張名片撈起來,遞給了我。我順手接過,果然是特效公司,心裡有點奇怪。
“以前合作過,我以前給一個電影劇組做服裝設計,那時候的後臺相遇,互相遞交過名片。”焦無遠說。
“哦,特效電影,那一定很了不起吧!”我翻來覆去看那張名片,默默將背後的聯絡方式背下來。我知曉,這事要指望小胖有眼力見,是不太現實的!
“很普通。”焦無遠搖搖頭。
他欲言又止,彷彿不願意說別人壞話。
“他們是做什麼的?宇宙戰爭?光影打鬥?”我背完號碼,捏著名片,好奇地問焦無遠。焦無遠想了又想,最後老老實實回答:“主要是古裝建築設計。
現在劇組大多是在攝製棚裡拍攝,後面全鋪上綠布,山川水流,竹軒密林,皆是特效合成……說句不好聽的,粗製濫造,是一部由特效堆砌的春花秋月,夏蟲冬雪的作品!”
我手裡翻玩著名片,紙片在手指中翻滾。我的腦子在飛速地思索,思維也更加敏銳,名片越翻越快,像刀片般,下一秒就要砍向別人脖頸上的動脈!宛若死神降臨!
“特效!”我喃喃自語道。
“沒用的東西!”焦無遠搖搖頭,他的聲音把我拉回現實。當然,他的話裡還帶著那些糟老頭子素有的固執己見,可一把再糟的鈍刀在空中揮舞,也能讓人感受到切骨的涼意。
“以前拍電影,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到處跑!”焦無遠道,“現在就窩在棚子裡了……可世界上沒有哪一棟屋子地板上的蟲蛀是相同的,也沒有哪一片雪花是相同的!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東北老林內的大雪是一回事嗎?棚子裡靠特效做的是一回事嗎?”
我承認這點,笑了一下,把手裡頭的名片還給焦無遠,可也忍不住問道:“那拍雪景怎麼辦?現在我們這邊是大夏天,澳洲和我們相反,總能拍點雪花……不然,造雪機雖聚攏點雪出來,但光線總不一樣!”
的確,剛剛在看到名片那一剎那,我動了點用特效的愚蠢念頭,可接著又飛快地被打消掉了。攝像機不能解決的事,未必特效就能解決得好。再者說了,想在這炎炎夏日中拍出雪景梅亭的場景,總不能到澳洲臨時搭個影視基地吧?可若這些方法全然無效,難道我們真的只能磨蹭時間,拍個一年?
不料,焦無遠聽罷,大吃一驚,問道:“難道你不知道布料是吃光的?”
“當然知道。”我心裡有些奇怪,要不是為了布料的吃光性,剛剛我有必要談那麼多嘛?
“哦,你還太年輕了,可能不清楚。”焦無遠忽然醒悟過來,“你沒有見過老一輩的攝影棚?”我搖搖頭。焦無遠解釋道道:“過去有用毛竹搭起來的攝影棚,那時候補光又不像現在有打光板,有些戲份得要看天氣演,有時日頭毒,就拿布條鋪在上面的竹竿上,能擋一些光,這樣拍下來好看!”
我忽然醒悟過來。
一點靈感從我的腦海中漫起。
它就像是沾染點薄荷的綠色,瞬間醍醐滿腦,原先昏昏沉沉的感受被驅逐出去。
沒錯,布料是吃光的!
就像坐高鐵時透著車窗看到的那樣,有些田野或者靠郊區的地方搭建了大棚,現在雖然多是玻璃和塑膠薄膜式。可還有一種大棚,是用布料搭在架子上的,這些布料能夠阻攔光線,保持熱量。
我打了一個激靈,把感激的目光朝焦無遠投去。
焦無遠似乎並沒意識到,只是客氣地跟我說了幾句話。正如他剛才所言那般,這種方式不是獨創的,只不過在當代,容易被忽視。
老一輩沒有如今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機器,因而只能用他們獨特的思想和技巧解決一個又一個的難題。這種方式我應該知道,我以前也學過,《藝伎回憶錄》也是這麼打光的,在樓與樓之間的頂端搭上布料,這才營造出美麗的景色。只不過知識與實際運用有區別,我的腦子先入為主地把它當作大難題,因而忽略了這點,沒有意識到這反而是理所當然的方式。
我再三感謝,這才領著小胖起身告辭。臨走時,辦公室內的員工還在低聲交談,有些人埋著頭,神情專注。
過了幾天,我叫來燈光指導,又把包陽陽叫上,幾個人對比著光線翻看布料,經過一番試驗,終於挑出合適的布料。也找到價效比最高的、具有最合適的吸光效果、足夠讓我們在夏季模擬冬天光線拍出雪景的布料——綢緞。
喜歡娛樂圈幕後大神請大家收藏:()娛樂圈幕後大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