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天愈發黑沉,天色愈發暗淡,明明還只雞鳴,卻猶如冬日黃昏。祝餘伸出手,試圖接下天上飄落的白色的星點的飄雪,先被寒烈的風颳得刺骨,又有碎石打在掌心,不疼,有點癢。
祝餘沉默了瞬,將碎石甩幹淨,此時飄雪落了下來,祝餘伸手接過。雪與掌心溫度相接觸,霎時消失不見。
“啊,是雪。”祝餘興奮得臉發紅,他又去接其他的雪,朝老猿崇拜道,“老祖真厲害,翻雲覆雪,更易日月,改天換地,老祖,這是您的洞天?與自然銜於一體,不見人工雕琢,鬼斧神工,莫過於是。老祖,您臻道矣。”
修者掌握大力量,可生水生火,可斬山斷海,但對自然行雲布雨、司陽法月、四季輪換並無責。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這些皆是自然之理,即天地法則,修者若不參悟法則,便無法撼動自然。然參悟法則者,並不會輕易撼動自然,須知自然因果幹系甚大。
因此老猿這般舉手抬足間就將天氣更改,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此地是他的洞天。畢竟老猿不過大乘,便算開始參與天地至法,也不會如此談笑間日隱而雪降。
所謂洞天,即修士的道場。也便是說此處空間是由老猿煉製出來的空間,與秘境類似,屬於一種獨立於此方世界的一個屬於個人的獨立空間,即所謂的洞天福地。這屬於個人的洞天由其主人操縱,內部法則也由主人掌控,相當於主人是洞天的天道,洞天內的一舉一動都由主人掌控,也因此老猿才會操縱雨雪這般輕而易舉。
祝餘又為何要誇老猿至道呢,洞天法則與世界法則畢竟不同,進入別人洞天修者都會有所感覺,但祝餘這種敏銳之人在老猿改變天地之前都沒察覺到換了天地,可見這老猿對天地感悟之深。老猿對天地法則的感悟都會在洞天內體現,感悟愈深洞天愈與外界相同。
不過還有一個可能,這只是個半洞天。
所謂半洞天,即這洞天本來是大世界的空間,假設洞天空間只包括他腳下這座山,那便說這山本來是大世界原有的,只是不知老猿用了什麼手法煉制,將這座山獨立於大世界。但老猿能力又不夠,並沒能完全獨立,故而這座山只能算是半洞天,天地法則依舊是大世界的天地法則,老猿只能掌控其中一部分使用權。通俗的來說,就是土地屬於國家,個人只有使用權。
這個猜測祝餘不會說出來,只撿著說好聽的。
老猿有些自得,對祝餘的欣賞之意更甚,“你是第一個發現這兒是洞天的小輩,果真眼力不俗。你這般年歲有這般境界這般眼力,日後前途不可限量。”
老猿也狠狠回誇了下祝餘,又神奇的手中出現一盤青梅,取過溫酒器皿,動手開始煮酒,“青梅綿軟,倒與你相似。”
祝餘不好意思的笑了,雙頰發紅,雙目亮晶晶望了眼老猿,目光落到中間煮的酒上。
“昔年我一師兄,亦極喜青梅煮酒。”老猿面露思憶之色,酒煙嫋嫋,泛著清香,老猿給祝餘盛了一樽,繼續道,“我初開智之際,常偎其左右,拈起青梅便吃,而他在旁對酒當歌,時笑我吃梅拈酸皺苦眉。彼時我並無道號,常小猿小猿的稱呼著,只他指我笑道,‘眉白似翁,哭青梅時甚肖,不如稱號白眉翁’。我甚喜,自號白眉翁,其餘師兄弟得知,告知師父,師父怒而罰他抄十遍經文。彼時他年歲甚小,難以坐立,更惡抄書,便以青梅酒為誘,哄我替他抄經。”
祝餘激動得發笑,前輩與他述說舊事,是想與他交心,收他為徒麼?
老猿見祝餘只緊握著酒不喝,詫異道,“不嘗嘗?”
祝餘忙點頭,一飲而盡,還不忘咂摸下嘴唇,回味下這青梅酒的滋味,“老祖煮的青梅酒比我過往喝的都好。”
“這青梅我先以秘料醃漬好,等煮酒時再取出,別有一番風味。”老猿依舊追憶道,“這是我那師兄的獨門秘方,並不為外人所知。我師兄好酒,一日無酒不歡。好酒又好釀酒,又會喝酒,酒中百味,無人能出我師兄之右。”
祝餘知道老猿的師兄是指那小門派裡的道士,那些道士當年都被魔修一窩端盡,目前不在人世,祝餘不敢隨意搭腔,怕觸了老猿的傷心事,此時小心開口道,“天妒英才,老祖師兄想必鐘靈毓秀、風華絕代。”
“哈,”老猿短促的笑了一聲,“是的,我師兄當是如此。”
他拍拍祝餘的肩,語重心長道,“長成的天才才是真的天才,當年如何天資絕倫、風華無雙,不能長成也不過是一條蟲,誰又還能記得。天下天資聰穎之輩何其多,長成之人又何其少。天有陰晴,人有禍福,夭折,何其輕而易舉。”
他又給祝餘倒上一樽,“小輩不錯,我心甚悅。臨別一酒,山高水長。”
祝餘又忙不疊的一飲而盡,朝老猿乖巧而靦腆的笑。
“今日與你相談甚歡,若是有緣,我倆能再暢飲。”老猿朝祝餘笑。
祝餘知禮起身。
老猿見他轉身取出飛舟,卻心驀然一動,忽然改口道,“不妨多留幾日,山中奇景甚多。明日山風甚好,我倆再飲千年老醪。”
祝餘手一頓,將飛舟收起,面帶激動道,“明日餘必準時。”
老猿朝祝餘滿意的點點頭,連人帶桌椅消失於原地。
大雪滿山坡,似鵝毛般從天而降,飄飄渺渺又歸於天地。老猿人一走,也帶走了大雪。
烏雲重新散開,盛日一躍當空,大雪初霽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