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爺,下官定會再想法子繼續收集蘇明堂的罪狀!這個棋子是不能為王爺所用了,那便不能留著他了。”
慶懷王伸手安撫了兩下,隨後轉身去到架几案前,取出一冊書,翻至某頁,遞到跟過來的汪萼手中。
汪萼接過那書捧在手心一看,那雙老眼立時重拾色彩,閃顯精光!
“馬首為瞻號為令,入輔諸軍百戰兵。聞竊天台無一物,報國裹屍嘆戊京。”他顫顫巍巍的將這首詩唸了出來,唸完將書一合看了眼書封。
“果真是蘇明堂的《鵲華辭》!原來他拼命要毀掉的便是這首詩……”難怪,若是這詩流傳出去,怕是他一個人的腦袋根本不夠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是王爺,這本書不是一共只印了十冊?您這兒怎麼會有?”
慶懷王往窗前挪了幾步,看著外面的霞光萬道,心情大好的笑了笑:“你真以為就憑蘇明堂的膽子,敢寫這種不要命的詩?”
這話讓汪萼明白了些什麼,只是想到蘇明堂印此書時還是楊靖被斬前,那時他一未升官兒,二未提與杜家聯姻之事,難道王爺那時便決定犧牲他了?
見汪萼心有慼慼,慶懷王便又言道:“你也不想想,自從蘇明堂認了你這個恩師後,真心誠意的為本王辦過幾件事?表面上他看不慣首輔挾天子奪皇權,可真讓他去做點兒什麼,哪次不是推三阻四?這樣的人,除了拿他們死來換個民憤外,無更大用處。”
這倒是,汪萼明白蘇明堂是真不恥首輔的行為,但在大義前又一心顧及妻兒安危,以至於王爺交待的事多半都辦不好糊弄著交差。王爺最痛恨左右逢源之人,當初捨得下楊靖那枚棋子,也是看他初心已有動搖。
“那王爺的意思是讓他做民間的第二個青天大老爺?既而再讓他死在謝正卿的手上?”
慶懷王眼眺著遠方,笑顏預設。
“那咱們接下來……”汪萼如寶貝似的抱著那冊書。既然那首詩乃是王爺‘栽贓’,手裡握著個先行本倒也沒什麼難的,眼下有了這本書,可就好作文章了。
慶懷王轉過身對上汪萼,目光陰鷙:“接下來,蘇家人應該換個新地方住住了。”
***
金秋八月,秋闈眼看就要到了,蘇妁的大哥蘇博清已來了蘇府兩日。
這日晌午,大伯一家三口與蘇妁一家正圍坐於大堂用午飧。突然就聞得大門處傳來一陣踹門聲,不待下人去探明情況,那門就被人破了!
進來的是二十多名衙役,看那衣裝蘇明堂便認出他們是通政司的人。
“你們可知此為何地!”蘇明堂畢竟是通政司的從五品參議,如今被自己的下屬闖了家門,頗有幾分大水衝了龍王廟的意思。
奈何他這套官威無人吃,那些衙役能來此自然也是奉了上頭的命令。有個小頭頭打扮的衙役將手裡握著的文書展開,拿在蘇明堂眼前讓他看。
一看到‘詆譭當朝首輔’幾個字,蘇明堂就怔住了!他隨即明白是出了什麼事了,《鵲華辭》之事終是沒能瞞住!可他想不通,明明十冊皆已被女兒尋回,為何還是會東窗事發。
見他心虛不再抵抗,那個小頭頭便喝令道:“全都帶走!仔細搜,一個人都不許落!”
下人們和蘇明山一家自是不知原由,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人押走了。而蘇妁與桐氏雖未看到那衙役頭頭手裡的文書,卻也隱隱猜到了些,自知反抗無用,但順從的被押走。
蘇妁一路除了關注爹孃及大伯一家的情況外,就是在想這事兒是怎麼暴漏的。按說證據皆已被她毀了,就算是有人此前看過那首詩,如今也是空口指認,而這種無憑無據的指認,不至興師動眾的去府上拿人。
難道是她漏算了什麼?
想了一路也未想明白,兩大家子人就這麼雲裡霧裡的被送進了通政司的大牢。
十幾人分為兩間牢房,男一間,女一間,中間僅以鐵欞相隔,能看能說話。
“爹,大伯,大哥,你們都還好吧?”蘇妁擔憂的問道。娘與大娘及霜梅皆是與她同間,故而及時便可照顧。倒是爹那孤高的性子,最令她擔憂。
“還好。”蘇明堂的聲音悽悽滄滄。此時他已無心去猜因何暴漏,只覺得自己似個千古罪人,害一家老小身陷囹圄!
蘇妁一家倒還算冷靜,可大伯一家就有些慌亂了。
“老三,這倒底是出了什麼事啊?你可是開罪了什麼京裡的權貴?”蘇明山顫聲詢道。
大夫人楊氏那邊更是害怕,身子畏畏縮縮貼在角落,嘴卻帶著哭腔又冤又懼的喊道:“你們就算抓也是抓蘇明堂家,我們只是來蘇府作客的親戚,你們抓錯人了啊!”
喜歡嫁了個權臣請大家收藏:()嫁了個權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