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霍去病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如果馬括真的能解決後勤問題,那麼一戰定漠北恐怕便不再是做夢了。

馬括道:“那麼現在,就只剩下戰士體力問題了。”

霍去病一揚手,打斷馬括,說道:“只要你能解決後勤問題,剩下的事交給我?”

馬括伸手和霍去病擊了個掌,道:“一言為定。”

霍去病的神色肅穆了起來,道:“一言為定!”

……

在這個時代,霍去病是輝煌的,也是孤獨的。冠蓋古今,成就了冠軍侯的威名,也使得沒有人可以與他為伍。

霍去病的傲,正是來源於這份孤獨。

而馬括的這一擊掌,打破了霍去病的孤獨。

古人的擊掌,乃是山盟海誓,不想後世那般隨意。這一擊掌,就便是馬括和霍去病約定了,來年春天,要一戰平定匈奴。

即便是霍去病,在這個宏大的目標面前,都有些緊張地喘不勻氣。

……

當然,馬括一行人便留宿在霍去病的軍營,也為了安全起見。

如果說霍去病的軍營都不安全,那麼大漢國就沒有安全的地方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亮,神清氣爽地一行人便上了路,直奔長安而去。

今天才是大陣仗。

離著長安城還有老遠,就有宮裡的謁者來傳話:“陛下口諭,今日為眾愛卿接風洗塵,你等待會一定要昂首挺胸,彰顯我大漢好男兒的氣概。”

說完,謁者一陣風地就又走了。

眾人聽了這道口諭面面相覷。雖然不知道前面到底怎麼回事,馬括大致還是能理解劉徹的想法。

這要放在後世,那就是要豎立榜樣,放大榜樣的優點,隱去榜樣的缺點,豎立起來讓天下人去學習。

馬括深知責任重大,打定了主意要當好這個榜樣,不讓劉徹失望,不讓天下人失望。

因為這個榜樣,也關係到馬括來年的河西之戰。

長安城外,迎接的隊伍出行三里。這裡面有百姓,有貴族,有農民也有販夫走卒。讓馬括詫異的是,還有許多外國友人。

馬括一馬當先,趾高氣昂,面無表情。羅傑夫和曹襄分列左右,一副威風凌凌的樣子。段宏跟在後面押送著劉遷,一臉殺氣。倒是讓跟在最後的劉無採有些手足無措。

馬括大致掃了一眼,便知道了劉徹的意思。

圍觀的人裡面,有不少都是諸侯國的人,也有一些西域的使團。

馬括領著四個人,可以說是單槍匹馬地就平定了兩個諸侯國的內亂,還是大漢兩個實力比較強的諸侯國,就是要告訴大家,造反沒有好下場。

至於國際友人,是要讓他們知道大漢國人才濟濟,可不只是他們聽說過的衛青和霍去病。

因此,馬括才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樣,就是要形成一種威壓感。

到了未央宮前,才是重頭戲。

因為,劉徹親自現在未央宮外面迎接。

馬括遠遠地看見劉徹,正要下馬步行,又有一個謁者過來傳旨:“陛下口諭,諸位不用下馬,陛下親自為你們牽馬。”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