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謁者來傳話,說劉徹要親自為馬括牽馬,著實讓馬括震驚不已。

即便在後世,哪怕一個縣長來為一個人開車門,都是無上的光榮,更何況是這個國家的一號人物。

而現在,是禮教宗法更加森嚴的古代。

來自後世的馬括,哪怕再放蕩不羈,此時此刻都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

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劉徹的面前。

劉徹大聲道:“你們對我大漢有功,朕親自替你牽馬。”聲音很大,彷彿不只是說給馬括聽,而是要說給全天下的人聽。

“平定藩王叛亂乃一功,徵發民夫是一功,籌措軍糧是一功。一功十步,朕就替你們牽三十步。”

說罷,劉徹大踏步地朝前走去。

還在恍惚中的馬括,不知是該謝恩,還是該繼續昂首挺胸。

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三十步走完了。

直到劉徹停下腳步回頭看的那一下,馬括才恍然大悟過來,趕忙翻身下馬跪倒在地:“臣謝陛下厚恩!”

羅傑夫和曹襄,段宏彷彿也才回過神來,趕緊在後面跟著跪倒了一片,劉無採倒是沒有太過驚訝,跟著跪在了後面。

“走,隨朕上殿吧!”

這次,劉徹在前面走著,一隊護衛和太監跟在後面,把馬括一行人隔了開來。

皇帝的鑾駕走了以後,馬括一行人才敢起身前行,朝著未央宮前殿走去。

劉徹替他牽馬,只是做個姿態。如果這個時候不知道深淺,亂了君臣法度,那可是大罪。

說得再直白一些,馬括的任務就是陪著劉徹把這場戲來演好,成就一番君臣佳話,流芳百世。

反正自己又不吃虧,馬括怡然自得,笑著走進了前殿。

一進大殿,驚掉了一地的下巴,滿朝文武已經列在裡面,看來今日是一個大朝會。

劉徹在龍椅上端坐,左右兩列大臣也紛紛跪坐兩旁。

馬括匆匆掃了一眼,有不少熟悉的面孔。

衛青,東方朔,張騫一些天子近臣在,也有一些不熟悉的面孔坐在前列,想必就是公孫弘丞相這些人吧。

還要一群人,既不是朝廷大臣,也不是天子近臣,汝陰侯夏侯頗列坐其中,想必都是勳貴吧。

有謁者來到馬括的身旁,引導著他們去到自己的座位落座。至於劉無採,這裡不是她該來的地方,跟著黃門去了長樂宮,那裡是皇后的地方。

“諸位愛卿,今日議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年征伐匈奴之時,大家都發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吧。”

領導定了調子,下面的人便開始各抒己見。

開始,出來一個人,道:“陛下,臣以為此次征伐匈奴可行。前幾次對匈奴作戰,我軍大獲全勝。經過這一番修整,正是再次征伐匈奴的好時機。”

另一人出列奏道:“陛下,臣以為還是多修整兩年的好。何不等到我們兵強馬壯之時,一舉而殲滅匈奴?”

聽了這麼兩句,馬括便無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