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馬家思想(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徹臉上陰晴不定,盯著馬括看了一陣。
想發火,卻找不到由頭。
沉默了一會,劉徹先打破了沉默。
“你到底是持哪家思想?”
馬括道:“董仲舒的思想,乃是儒家思想,卻不是孔孟之時的儒家思想。
相比起孔孟的思想,董仲舒更加地務實。後世的治國思想,便是在董公的思想之上再發展。
而臣的思想,比董仲舒更加的務實。
臣的思想,叫馬家思想!”
劉徹笑了笑,道:“難道你想當‘馬子’嗎?還馬家思想!”
馬括苦笑一聲:這都什麼話,自己成了馬子了……
馬括道:“此子也姓馬,卻不是臣所著。在後世,馬家思想確實是最實用的思想。”
馬克思雖然不姓馬,也沒法跟劉徹解釋。
姑且就把馬克思思想當作馬家思想吧。
劉徹沒有深究,問道:“你打算怎樣提高民力?”
馬括道:“想要提高民力,一在工具,一在制度。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又互相牽制。”
慢慢想了想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問題,馬括開始侃侃而談。
後世的思想是先進,肯定比這個時候的先進。
但是,怎樣把後世的思想解釋給劉徹聽,並且改造得可以適應這個時代,就是個難題了。
馬括來不及細細琢磨,邊想邊說。
“農田產量,乃是國力之根本。想要提高農田產量,策略有三。”
“一曰種子,二曰田力,三曰人力。”
“種子不同,產量便不同。同樣產量之下,也有的種子不招蟲,有的種子招蟲。如果天下之人都用優選之種,則單論一田產量提升不多,全國來看,增產甚為可觀。”
劉徹點了點頭,道:“如果可以免去旱災蟲災的危害,增產確實不少。”
馬括道:“田有貧富,富田的田力高,貧田的田力低。臣知有法可使貧田變富,富田可連年耕種。溫暖之地,甚至可以一年種兩季莊稼,甚至三季。”
劉徹戲謔地一笑,問道:“你會造嗎?”
馬括尷尬地笑了笑,道:“簡單的會造。複雜的也會造,卻需要準備工作太多,一時半會還鼓搗不出來。”
上次和劉徹單獨見面,馬括說了許多新鮮玩意,卻一個都不會造。
這次說了這麼多,就算不會造,也得硬著頭皮說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