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治國之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馬括推出了降爵制,看到眾人反應之後,忽然發現自己得罪了一個既得利益階層。
任何制度都有缺陷,這在後世是普遍認同的常識。
馬括把這個觀點祭出來,企圖挽救自己。
自黑便是挽救自己的手段。
既然抨擊了別人的制度,那麼也要說自己的制度也有問題。
“馬令丞此言差矣。”
馬括看去,是坐在後排的一個人,位置並不顯眼。
一開始馬括並沒有注意到。
看到馬括望來,那人道:“在下司馬談。”
馬括拱手道:“還請司馬大人指教一二。”
司馬談笑道:“犬子司馬遷曾言在定襄遇到一位馬括,談吐不凡,想必就是馬令丞了。”
馬括道:“正是在下。”
司馬談道:“我大漢立國之後,以黃老之術治天下,造就了今日之盛世。既沒有前秦短命,也沒有東周諸國之狹隘。黃老之術當然是治國良方了。”
劉徹面色微微不悅,顯然是對這番話並不認同。
馬括道:“前秦統一天下之時,天下皆以為法家是天下至理。非是二世而亡,豈知其弊端?”
司馬談道:“馬令丞此言有理。然我大漢立國近百年,國力蒸蒸日上,不正是說明黃老思想乃是治國真理。”
馬括道:“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治國也是如此,萬不可固步自封。秦末天下大亂,正需要與民休息,黃老之術只是應運而生而已。
從先帝開始,便遷豪強,弱郡國,此正是積極有為之事。天下因此而興盛,國力因此而富強,乃是我大漢上下一心,戮力同心之結果,豈能只歸功於黃老之術?”
馬括這段話說得就有些不客氣了,意思是說:天下太平,乃是人民的力量,不是哪家思想的效果。
你黃老思想的擁躉者,就不要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劉徹臉上浮現了些許笑意。
另外幾人,也都微微點頭。
不論是衛青,霍去病,還是張騫這些人,哪個不是積極有為,奮發向上的人,他們努力地去博取功績,怎麼能說是無為呢?
這些人,也早就對黃老思想不滿了。
司馬談不以為意,繼續侃侃而談:“臣所言的黃老,乃是指的陛下。馬令丞所說的進取,乃是說的百姓,不可混為一談。”
馬括聞言大喜,如果照著剛才的話題說下去,兩個人的辯論就會變成扯皮。
這種辯論的事,誰也沒法徹底的說服誰,最後就成了兩頭說都有理的來回話。
馬括道:“司馬大人此言差矣!人們聚而成邦,邦大而成國,既然是一國,便不再是散民,便需要執行統一的制度予以管理。
如臣所言,是制度就有缺陷,就需要改正。我們每一代君臣,都需要尋找制度的缺陷,改進之,補足之,怎能躺在祖宗的餘蔭之上得過且過呢?
況且,高祖皇帝也是以百姓之身起家,大家原本就一樣,怎能區別對待?”
司馬談道:“高祖乃是斬白蛇起義,天命之子……”
說到歷史,司馬談不禁要顯擺一番。
馬括道:“此種玄幻之詞就不必再說了。加入今日民間傳聞有一人斬了紅蛇,黑蛇,我們改如何應對?”
司馬談打算再要辯,劉徹道:“不用再說了。馬括,你說哪家思想最合現在之用?”
顯然,劉徹對司馬談的空洞言論沒了興趣。
馬括道:“臣聞大儒董仲舒做春秋繁露,最合當下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