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匈奴人的占卜(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們看古人寫在龜甲上的甲骨文,和刻在青銅器上的大篆金文,都能感受到非常虔誠的力量,就是因為在占卜和祭祀的時候,人們心中裝著的是自己非常敬畏的神明。
俗話說,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既然要去祭祀和占卜,當然是要信的了。
在賢明的君主那裡,占卜並不是要為自己提供行動方向,而是為了安撫虔誠的民眾。
匈奴人現在就是如此。
在伊稚斜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現在只需要一個占卜的結果,給眾匈奴貴人們一個交代。
占卜的過程,對於馬括和羅傑夫來說非常枯燥,他們只好坐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地打起了坐。如果不是身處異域,恐怕就要睡著了。
……
良久,大祭司終於完成了一套複雜的木棒遊戲,抬頭示意。
大單于伊稚斜來到大祭司身邊,智婆在伊稚斜耳邊附語。
伊稚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大家並不能猜出大祭司說的什麼內容。
大祭司不將占卜結果直接公佈,也是大祭司一脈人和攣鞮氏一脈人之間的默契,那就是在重大決策的占卜結果出現之後,有一個緩衝的過程。
如果大祭司的占卜結果,與大單于想要的結果差距太大,也好找一個折中的辦法。
面對不利的占卜結果,漢人之中出現了姜子牙踩碎龜甲的壯舉,出現了賈誼“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天問。在匈奴人之中,則是發展出了大祭司和大單于“政治協商”的制度。
一旦在大議會上,由大祭司直接道出了不利的占卜結果,那麼大單于就沒有了操作的空間。
他們都知道,鬼神之說全是糊弄人的東西。
伊稚斜回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之上,穩穩坐定。
眾人目光全部鎖定在了伊稚斜身上,等著大單于發號施令。
馬括看向了大祭司,智婆面帶微笑,微微頷首。
伊稚斜說道:“大祭司說,天星變異,如果我們強佔漠南,將遭受天譴。”
眾人一陣驚呼,這算是給放棄漠南定了性了,
議會上的眾人有悲傷的,有欣慰的。
悲傷的人,是因為失去了自己祖傳的牧場,從此只能寄人籬下地生活。即便是自己有實力,不用寄人籬下,也需要自己動手去搶。
而感到欣慰的人,是因為他們連年的征戰,部落急需休養生息。
匈奴王庭放棄漠南的話,就意味著未來幾年不需要打仗了。
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伊稚斜再次開口道:“然而放棄漠南,是放棄了祖先之地,我們也要付出代價。”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一陣議論。
伊稚斜頓了頓簡單地交換了一下意見,說道:“代價便是,獻祭一人!”
“譁……”
議會中的眾人終於是炸開了鍋!
因為獻祭,需要貴人!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