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在這裡思前想後,馬括卻不給她喘息的機會,直接問道:“不知縣令大人敢不敢親自示範一下如何上吊可以留下兩道印嗎?”

縣令聞言心中一陣突突。雖然他確信自己可以在剛吊起來以後就掙脫下來,可是上吊畢竟不是什麼好事,心裡膈應得慌。

縣令轉念一想,何必非要自己親自去呢,對著獄卒一副命令的口吻,道:“你去試試吧。”

獄卒翻了個白眼,道:“大人,小的害怕,不敢上。”

獄卒心裡一陣腹誹:開什麼玩笑,你沒見過世面,我可見識過不少,從來還沒有見過上吊的人會自己下來的呢。讓我去趟這渾水,還真把別人都當傻子了?!

華夏文明的官員體系中,自古官吏是分開的兩套體系,官是官,吏是吏。當官靠考功名,舉孝廉,高官舉薦,或者是自薦到權貴那裡。而吏,一般都是當地大族的世襲。

官雖然管著吏,卻不能決定吏的去留。吏雖然沒官的權力大,卻有著許多官看不到的權力真空可以運作。

官和吏還真有種相互依託,相互寄生的感覺。各自管著各自的事情,而吏所管轄的事情,當官的很少能插手。

古話說:任你官清如水,難敵吏滑如油。

又說:閻王好鬥,小鬼難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是說出了吏的厲害之處。

獄卒便是這樣一個吏,雖然平日裡處處讓這縣令,但真要到了生死攸關的關頭,獄卒不買賬,縣令還真拿他沒什麼辦法。

縣令被獄卒拒絕以後,頗感下不了臺,環顧四周打算再找一個替他去上吊的人,

周邊的小吏們紛紛退後一步,藏到了人群裡。

趙王妃冷笑一聲,道:“我說你這縣令,既然有把握的話你去試試不就行了?你如此五次三番地推脫,不知是你的面子太大了,還是我趙王府的話不管用了?”

縣令聞言,額頭出了一層冷汗,道:“不敢不敢,下官這就去。

來人,給本縣準備上吊的繩子。”

話一出口,縣令心中暗自“呸”了幾聲,連罵幾聲晦氣。

剛才躲著的小吏們聽到縣令發話讓搭上吊繩,如快閃一般紛紛出現在了縣衙大堂,三下五除二地就搭好了吊繩,活兒幹得那叫一個乾淨利落。

路溫舒看到小吏們的工作效率心中詫異不已,暗道:看來這幫龜孫子們平日裡沒少偷懶呀!

“縣令大人,請吧!”馬括心中也是驚詫不已,暗道:果真是無巧不成書,機緣巧合之下居然發生瞭如此荒誕的一幕,堂堂一縣之縣令,居然要在自己縣衙裡在眾目睽睽之下去上吊。

不過轉念一想,馬括又坦然了:如果縣令平日做事光明磊落,說話不偏不倚,又怎麼會把自己一步步地逼上了絕路呢。

俗話說好言難勸該死的鬼,今日就看你縣令如何收場!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