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兩條眉毛打結,“他那樣的,也只能找潑辣求財的了。還識字的,要知書達理,好人家的女娃兒誰會願意啊!”反正她不想管。

“這件事兒我來管。”吳大郎笑著揉她的頭。

胭脂也不想讓他管,雖然知道他說的對,淡家再多個田氏那樣的,以後麻煩只會更多,可管了這事兒,也少不了麻煩。而且吳大郎給人說媒……總覺得他一個清冷淡然的人說媒很違和。

吳大郎輕吻了吻她。

胭脂發愁,就算吳大郎說這事兒他來辦,可淡家一樣如同火坑,讓人家一個好好的女娃兒往火坑裡推,她總覺得有點不厚道。田氏願意,讓她折騰去好了,隨她找個啥樣的。

沒幾天,吳大郎就說找媒婆去說媒了。

胭脂一驚,“這麼快?誰家的閨女啊?”這麼倒黴!

吳大郎失笑,跟她介紹女方家的情況,“鎮上姜家,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她老小,前不久剛退的親。家裡有幾畝地,聽說識幾個字,也算得上知書達理了。”

胭脂滿腹狐疑,“這樣的人家,會同意他那樣的?”

“以前定然不同意,現在就好說了。”吳大郎道,見她不相信,解釋道,“她姐姐因不守婦道被休了。之前定親的人家聽說,立馬退了親。”

胭脂臉色頓時不好了,“就算她姐姐被休,也不應該牽連她才是。”想到古代便是如此,又問聶大郎,“這姜家閨女咋樣?”

“都說很賢惠,相貌也不錯,在鎮上名聲挺好。”吳大郎眸光閃了下,他見過那姜家閨女打人。

“家境不錯,又是鎮上的,識些字,人又賢惠。就因為受她姐姐的事兒影響,被退親,就要嫁給淡靖林那樣的……”胭脂同情那姜家閨女。而且,“她之前就是被人退親的,淡家那邊怕是不答應呢!”

吳大郎笑了,“這是撿漏兒的好事兒,他們不答應,錯過這個,就難找這麼好的了。”

去了淡家溝,跟田氏說了這姜家閨女的情況,當然她姐姐不守婦道被休的事兒,他說成了被誣陷,這樣的事兒也多是別人猜測,男方家顧忌面子也沒有說出來。

田氏一聽就不同意,“她姐姐有個那樣的名聲,就算不是水性楊花的,估計也好不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她又是被人家退親的,憑啥要我兒子娶她那樣的!?她要是也像她姐姐,我們不是要虧死了!以後要後悔死了!”

“二舅母可以趕集的時候去看看那家女娃兒品貌怎樣,她姐姐也是被人誣陷,不管真假怎樣,她在鎮上的名聲還是很不錯的。識字,知書達理,家境好,孃家的人也都明事理。雖然退了親,還是有幾家求親的人。二舅母先看過了,若是滿意,我再請媒婆去說項,爭取讓他們答應這門親事。”吳大郎讓她盡管去看。人家答不答應還兩說。

田氏的臉色頓時就不好了,“被你吹的天花亂墜,不過一個名聲不好,被退親的而已!還瞧不上我們家?連名聲都沒有了,還指望啥找多好的人家!?”心裡卻有些意動。

次一天正好逢集,她就趕集轉到了那姜家的門口,正碰見姜家二閨女出來接賣菜的姜婆子。這一看,田氏還真有些滿意。之前她沒少在鎮上轉悠,瞧哪家閨女好。那時候就瞧中過這姜家二閨女,都打聽好了,找媒婆一說,卻是已經定親了。

只是現在她不想願意這門親事了,有個水性楊花的姐姐,娶這樣的女娃兒,以後不是要給兒子戴綠帽子!?

從鎮上出來,她沒有回家,而是到了白石村,坐在作坊裡,等著胭脂做飯,還跟她唸叨抱怨,“就不會找個好的!要是跟她姐姐一樣,我們家可就被她毀了!”

胭脂把菜下鍋裡,頭也沒抬,“你看上的女娃兒,個子高,相貌好,又要讀書識字,家境好,還得鎮上的,你數數鎮上這樣的女娃兒有幾個?她們都嫁到了哪?”

田氏撇著嘴不吭聲了,鎮上好些女娃兒不外嫁,要麼就找別的鎮的,還有往縣城裡攀的。猶豫了兩天,田氏提出了要求,“陪嫁要豐厚!以後不準跟她那個姐姐來往!孃家也要少來往!”後兩個都不是問題,這裡的女娃兒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走孃家都要告訴婆婆。明事理的婆婆不說難聽的,遇到脾性不好的還會罵一頓。

“陪嫁的事兒,讓媒婆先探探口風吧!”吳大郎出去請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