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瑤兒即便是嫁作他人婦, 也仍舊沒有忘記她曾心心念唸的慎交哥哥, 過去那三年裡,她對楊慎交可為是痴戀成迷, 怎可能說放下就放得下的。

成婚後,夫君薛崇簡為人溫順親和,對武瑤兒照顧有加,不過兩人的感情卻不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深。

這本就是父母安排的婚姻,薛崇簡與李隆基來往甚密, 兩人是知己好友,薛崇簡也是個很有政治頭腦的年輕人,他身為太平公主的兒子,也希望能為光複李唐盡一份綿薄之力。

平日裡薛崇簡都忙著公務事,他敏而好學,正直待人,很受太平公主的喜歡。薛崇簡寬宏大度,自然不會贊同武瑤兒某些無理取鬧的刁蠻行為。

比如府上的丫鬟不小心犯了錯, 武瑤兒總是小題大做,非得吧那些丫鬟好好折騰治理。久而久之,薛崇簡意識到武瑤兒跟她的父親一樣心思歹毒,就避而遠之,夫妻兩人的關系較為冰冷。

當然每每獨守空房之時,武瑤兒就會莫名怨恨地想到李長寧,是認定是李長寧奪取了她的摯愛。

她總是自欺欺人地認為,如果沒有李長寧, 她和楊慎交就是這天底下令人羨慕的一對璧人。所以聽說李長寧有了身孕,受盡夫君寵愛,她便難受得寢食難安。

就算是在夢裡,武瑤兒也是咬牙切齒要報複李長寧,對,不讓她好過,她也絕不讓李長寧好過。

武瑤兒聽信了一個術士之言,準備用巫蠱之術陷害李長寧,讓她命中無子,即便是有了身孕也生不出來。

武瑤兒在怨恨中受盡折磨時,她那些巫蠱術對李長寧是半點影響都沒有。

沉浸在幸福中的李長寧,幾乎都忘記了武瑤兒這號人,有快兩年沒有打過交道了,李長寧以為她吃虧之後就收斂了跋扈,不再胡作非為。

這日,李旦的兩個兒子,李成器與李隆基也來到觀國公府,探望李長寧。

“長寧姐姐的孩子出生了,我可就做叔父了。”李隆基已經不再是那個個頭還不如李長寧高的小子,變得豐神俊朗,意氣風發。

“成器堂兄和三郎能來看我,我很高興。”李長寧樂呵呵道,請他們留下一起品嘗豐盛的晚膳。

自打李重潤“離世”後,李長寧姐妹與李隆基他們的走動也更少了。

李隆基又道:“長寧姐姐若是有什麼事兒,三郎能幫上忙的,全憑吩咐。”

“啊,我的三郎堂弟果然貼心。”李長寧望著英武不凡的李隆基,心裡其實在想,現在這局面這麼混亂,的確非常需要一個英明果斷的君主。

父親李顯的性子那麼弱,而大哥離開後,兄弟之中再無一個有治國之才的能者,若是今後依歷史的發展順承下去,李隆基即位當之無愧。

身為李顯的女兒,李長寧知道自己這種想法是不妥的,可歷史不容改變的話,有位明主開創盛世又何嘗不可。自從懷有身孕之後,李長寧想得更多的是夫君和孩兒,現在逐漸沒有了以前那些“壯志雄心”。

“成器堂兄寬厚待人,三郎睿智果敢,你們兄弟齊心,今後必定非池中之物。”李長寧對他們道。

“長寧你這話可是折煞我們了。”李成器忙道,一個相王的兒子怎麼能如此稱贊。

“哈哈哈,長寧姐姐的話,我可愛聽。”李隆基望著李長寧的獨子,語氣捎帶俏皮道,“國公與姐姐的孩子,一定是聰明過人。這樣吧,這個孩子我可預定了,若是男孩兒,要做我的女婿,若是女孩兒,就做我的兒媳。”

李長寧輕輕瞥了眼李隆基:“你啊,還沒成婚,就想著定娃娃親,真是!”

李隆基站起了身,站得筆直:“誰說我沒有定親?王家有女,溫柔可人,父親一定為我許下這門婚事了。”

“哦?王家之女?”李長寧微怔。

“是啊,名有容。”李隆基對他的未婚妻王有容充滿了好感。

“行啊,那就這麼定下,我這第一個孩子就跟你未來的孩子定下親事。”李長寧打趣道,“可不得反悔。”

李隆基笑了:“我還怕反悔之人是長寧姐姐你呢。”

大堂裡傳來陣陣笑聲。

而在這個冬天,武皇下了個命令,從西都長安遷回東都洛陽。

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的武皇,思念起了神都洛陽,所以滿朝文武就從長安浩浩蕩蕩地搬遷至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