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聽說長女有喜, 也心情大好, 親自出宮到國公府探望,送上了些宮裡的佳品以表心意。

武皇也下令給了李長寧許多賞賜, 讓李長寧就安心呆在家裡養胎,她希望能親眼看到曾孫的出世。

李裹兒跟著母親一起來了觀國公府,母女三人在蘭花園裡一邊品嘗佳餚,一邊欣賞歌舞。

“哇,長姐這日子真是過得好讓人羨慕。”李裹兒舒舒服服地躺在長玉椅上, 一手舉著甜酒酒樽。

“難道裹兒在高陽郡王府裡,還能受委屈不成?”李長寧笑了笑。

“委屈倒是沒有,只不過比起姐姐這兒來,差強人意了些。”李裹兒閉上眼,聞著幽幽蘭花清香,怡人心脾。

李裹兒剛成婚那些日子,老往太子宮裡跑,還總在韋氏面前抱怨武瑤兒又跟她事事過不去。不過李裹兒經母親和長姐的提點後, 很快就反客為主,有了武三思和武崇訓做靠山,還能以一副嫂嫂的長者姿態呵斥武瑤兒。

後來武瑤兒也嫁人了,嫁給了太平公主與前夫薛紹的次子,燕國公薛崇簡。李裹兒在見過薛崇簡後,還義憤難平了好些天,沒想到那個毀了容的武瑤兒還嫁得這麼好,薛崇簡可是一表人才, 文武出眾。

要說自己的夫君武崇訓雖然對李裹兒百依百順,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無論是樣貌氣度還是才德學識,武崇訓及不上姐夫楊慎交也比不上薛崇簡。這武崇訓要說最大的優點,李裹兒想來想去,就是他有個好爹爹武三思。

李裹兒嫁給武崇訓,實則韋氏與李長寧還是挺放心的,武崇訓本性不壞,懂得孝義,也沒做過什麼壞事,只不過因父親的名聲不好聽,所以大家對他沒什麼好感罷了。

婚後武崇訓非常珍視李裹兒,日日花盡心思討得李裹兒的歡心。而武崇訓無休止的溺愛,反而使得李裹兒不懂感恩,總是對武崇訓多有不滿。

“裹兒,知足常樂,武崇訓既然對你真心,難能可貴,你也要好好對他才是。”李長寧忍不住囑咐。

“知道了,知道了。”李裹兒嘴上答應著,心裡是不太耐煩。

韋氏拍了拍李長寧的手,關懷道:“長寧,眼下你就別想著其他人了,你肚子裡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好好照顧自己。我和你的父親,都很期待我們的長外孫。”

“好,一定生個白白胖胖的孩子。兒子呢,就要像慎交一樣聰明,女兒,當然得隨我漂亮。”李長寧臉上樂開了花,她也越來越期待這個孩子的出世了。

李裹兒對孩子什麼的不感興趣,她一手撐著頭,每日對武崇訓的熱情越來越少。昨夜入睡後竟然夢見了英氣卓絕的蘇彥伯,夢見蘇彥伯向她笑,笑得那麼迷人。

好就沒有見到蘇彥伯了,不知怎麼的,昨晚上夢見他之後,李裹兒今天整個人神色恍惚,跟鬼迷了心竅一樣,就想見見蘇彥伯。

於是在探望李長寧之後,韋氏要回宮,李裹兒嚷著跟母親一起回宮。

“你不回家?”韋氏看了看李裹兒。

“哎呀,太子宮也是裹兒的家嘛,裹兒要回家和父親、母親住兩日。”李裹兒仰著頭撒嬌。

“好吧,那派人去崇訓那兒說說,省得他惦記。”韋氏點頭,她也希望有女兒陪在身邊。

臨行前,李長寧又叮囑妹妹:“裹兒,在宮裡好好聽母親的話,別出么蛾子。”

“知道了。”李裹兒心裡打著如意算盤,入了宮才能見到蘇彥伯啊。

蘇彥伯奉命聽太子調遣,所以多在太子宮走動。李裹兒入宮後打探蘇彥伯此時應當在禁衛營,便歡喜地去找蘇彥伯。

一個侍衛帶著李裹兒來到蘇彥伯所在的公務廳外,進去稟報蘇彥伯,安樂郡主來了。

蘇彥伯面色略帶疑惑地走出去:“臣拜見安樂郡主。”

李裹兒看到蘇彥伯後,嫣然一笑:“蘇郎將,好久沒見啊,你還是這麼……”這麼英俊豐朗。

“不知安樂郡主來找蘇某,是有何事?”蘇彥伯一本正經地問,他不記得自己跟李裹兒熟悉,只不過是李重潤還在時,他職責所在護送過李裹兒數次。

“也沒什麼,我方才路過便想著來看看你。”李裹兒面色嬌羞,“聽那個侍衛說,今晚你沒有職責在身,不知可否請蘇郎將喝杯茶?”

李裹兒的熱情令蘇彥伯大為不解,蘇彥伯低聲問:“安樂郡主不是在高陽郡王府麼?怎麼今日刻意入宮來了。”

“哦,今日母親與我一同去觀國公府看望姐姐,此後我便跟母親一同入宮,再看望父親。”李裹兒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