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倒也不是甘奇計劃好的,這都是他到了泉州之後,才慢慢開始計劃的事情,也是甘奇知道了福建能出產大量的鐵之後,還有這麼好的貿易環境,甘奇才開始想得多一些。

也是到得福建之後,甘奇腦中隱隱起來了一個很大的計劃,計劃還不明朗,卻隱隱有了大概。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甘奇從小就深深記在了腦袋裡面。

甘奇修路,很是粗暴,一張地圖,一群官員,甘奇只管在地圖上橫七豎八的畫,各地官員,一個個抓耳撓腮的拱手領命。

預算這個詞,也是這些官員第一次聽到,還要一個預算表,這也是為難人了。好在甘奇還會事無鉅細教導一下。

但是教導也是粗略的,甘奇也知道,到得決算之時,怕又是有許多官員要回家種田了。

修路修橋,修港口碼頭,修城池,修下水道,修軍營,修各地學堂,修灌溉的河道溝渠……

反正有錢,甘奇是一通修,也畫爛了一張又一張的地圖。

待得最後,甘奇自己也嚇到了,有些尷尬,這麼花錢,到時候要給東京繳稅的時候,也不知老皇帝還會不會有意見。

甘奇也只是這麼一想,管他那麼多,反正泉州的稅收高得嚇人,怎麼修也花不了太多。

甘奇忙忙碌碌著,到處動工在修,出徭役的百姓卻還能拿到工錢,雖然很少,但是也有。

所以甘奇這青天大老爺的名聲,自然也越來越大,連街邊小孩子唱歌,都唱:“自從有了甘青天,百姓從此賽神仙……”

各處各家各戶,請甘奇吃什麼婚喪嫁娶宴席的,那更是多如牛毛,甘奇也吃不過來。

官有時候真的就這麼好當,前提就是有錢。甘奇忽然也想起了後世,為何地方債務居高不下?此時甘奇是明白了。

大修大建的,甘奇自然也不當甩手掌櫃,時不時還要到各地去巡查一下,問問幹活的有沒有拿到工錢,問問官員工程進度如何,該表揚表揚,該批評批評,幹得一塌糊塗的,甘奇也要再問一句:“你可知道本官在京城還寄祿了一個什麼官職嗎?”

“下官知曉,下官知曉,御史臺侍御史。”

“知道你還敢如此敷衍本官?”

“下官不敢,不敢不敢,實在是山嶺難越,下官一定加快進度,一定把徭役的百姓都照顧好。”

“哼哼……”甘大知州冷笑幾聲,起身離去。

此時甘大知州身邊的鐵甲軍漢,還一個個手按刀柄,對在場官員怒目而視。瞪得眾人是惶恐不安。

經常帶著一眾鐵甲軍漢到處逛的甘奇,說起來還真是威風凜凜。只要甘奇到哪裡,十里八鄉的百姓都要來看熱鬧,看著那些鐵甲軍漢渾身泛光,壯碩如牛,一個個都是嘖嘖稱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也免不了有人從哪裡跑出來,往地上一跪,然後就是:“冤枉啊……青天大老爺,小人冤枉啊!”

甘奇便是腳步一停,擺開左右人馬,搬來座椅,當場升堂。

這個時代的百姓,極為淳樸,真有冤屈事情的是多數,無理取鬧的還真不多,關鍵是這個時代的百姓,也不敢無理取鬧,連到知州面前鳴冤叫屈都要莫大的勇氣。

不過這些冤枉之事,大多也都是誰奪了誰家的田埂,誰打死了誰家的耕牛,什麼仗勢欺人,強買強賣,也不是難以調查的事情。

說一句有一定道理的歪理,有時候越是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反倒越是淳樸可愛。

擼幾個官吏下獄的事情,那也是有的。

甘青天這波名聲,那是賺得盆滿缽滿。

在甘奇忙碌的這一段時間裡,蒲家也很忙碌,搬家進城的事情,有條不紊在進行著。

蒲希爾是第一批搬進城裡的人,已經入城一個多月了,只是一次都沒有見到甘奇。因為甘奇正在大修大建,到處視察工作,還要忙著給百姓伸冤做主。一個月幾乎沒有幾天在泉州城內,即便是回來了,也是與家裡人見一見,然後又開始下縣下鄉了。

興許等到所有馳道都修好了,甘奇下鄉或者回城就不那麼麻煩了。

小姑娘蒲希爾,越是見不到甘奇,莫名之間便越是憧憬,興許也可以說是想念,說想念也不貼切,還不至於如何想念,應該是盼望,盼望甘奇能來找她。

但是她又不好意思說出心中所想,便也只好沒事就到門口看幾眼,又或者在自己小院門口倚著門框往外看著,只希望忽然有人來報,說甘大知州上門了。

蒲志高倒也不知道自己女兒的這些小心思,這天剛好路過女兒的小院,見得她正倚著門框發呆,便問一句:“女兒這是作甚呢?為何無故發呆啊?”

喜歡回到北宋當大佬請大家收藏:()回到北宋當大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