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開門見山!(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師爺表情僵硬,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目光閃爍。
樑棟緩緩握住了刀把。不留痕跡的擋住了兩人的退路。
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梁超塵笑容依舊,目光僅在簡鋒身上掃了一下,微笑地對尉遲青蓮道:“尉遲姑娘不必多禮,早年就聽過‘辣手觀音’的名號,真是如雷貫耳啊!今日一見,果然貌若仙子,只是,呵呵,你的身上好像少了些俠女風範哦?”
……
如果去了對方的私宅而不是府衙,然後見到知州大人梁超塵之後,直接報出真實身份,這是兩人在老宅就商量好的。
一個突然襲擊,從某些層面來說就能掌握主動。
如果在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酒意半酣的時候再曝露真實身份,會給人一種脅迫的嫌疑。
不是人身安全上脅迫,而是情感上脅迫。
談得好好的,你突然說自己是通緝犯,大家的感情都溝通的差不多了,你到時候讓主家怎麼辦?
拿下你?感情上過不去。
不拿,朝廷的律法何在?
直接開門見山,如果沒翻臉,那就繼續。如果翻臉,那也就沒有必要繼續了。
你們是官,我們還是賊。
以後依舊是官兵抓賊的戲碼。
什麼恩人不恩人的統統滾蛋。
其實嚴格說起來,簡鋒這麼做,有點不地道,等於是在逼迫梁超塵做選擇。
如果雙方換個角度,梁超塵這麼做,簡鋒也會不高興,心裡有看法。
但簡鋒沒辦法。
直接開門見山,單刀切入,最簡單,最直接,也最有效。
至於欠下對方的情分,他以後會找機會彌補。
而現在看梁超塵的反應,簡鋒提起來的心放下了少許,沒翻臉,那就是還有得談。
當下,他鄭重抱拳,正色道:“大人,實不相瞞,尉遲姑娘是簡某的至交好友,她的事情,純屬有人栽贓陷害,簡某當夜一直在場,目睹了整件事情的詳細經過,尉遲姑娘根本就不存在作案的時間,那是一個提前設好的局,就等尉遲姑娘入彀。”
“試問,一個人殺人,無非是利益和錢財。尉遲姑娘是女兒身,不涉及到西關馬場的繼承權,而且大當家夫婦對她更是寵愛有加,不惜重金和人脈,讓她拜入天山門下。至於錢財,她缺麼?而且以她的為人稟性和在西北民眾當中的聲望,她是那種看重錢財的人麼?沒有利益糾葛,也沒有錢財重利,她殺人的動機何在?何況被害人還是她的親生父母,這種忤逆倫常的事情,一個門規極嚴的天山劍派弟子能做得出來?”
“簡某曾經是個軍人,懂規矩,尊重我朝律法,同樣也尊重大人您。今日之舉,簡某自知莽撞,但也實在是處於無奈,希望大人海涵,體諒,並且能明察秋毫,還給尉遲姑娘一個清白或者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機會,簡某感激不盡。”
說罷,深躬下去,旁邊的尉遲青蓮面容平靜,緩緩地雙膝跪倒,只說了一句,“民女冤枉!”不矯情,不做作,不求饒,雙膝跪地,是民拜官的規矩,想要一個清白,這個規矩她必須得遵守。
看著面前這對年輕人一個深躬下去,一個雙膝跪地。
梁超塵笑容漸漸收斂,臉色沉了下去。
氣氛驟緊。
何師爺看了看大人,又看了看簡鋒,複雜的目光最後落在跪在地上的尉遲青蓮身上,心裡暗暗嘆息。造化弄人,這件事情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西關馬場兇殺案,原本就經不起推敲,只要心思縝密之人,很快就能找出這起所謂親女弒父殺母案裡面的諸多疑點。只是原告方提交的證據太全面了,即便明知大部分都是偽造出來的,也無法駁回去。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當夜案發時,兇犯尉遲青蓮逃走了。如果她沒殺人,為何要畏罪潛逃?單這一條,就足以讓官府對她發下海捕榜文,天下緝捕。
現在她主動登門,就看大人怎麼處理了。
於公,應當立即拿下。
於私,就該拿捏律法與人情之間的分寸。
畢竟法理不外人情。
樑棟握著刀把的手鬆了又緊,緊了又松,證明他心裡也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