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盼懷孕的訊息才剛剛確定, 家裡人就已經匆忙忙趕來了。大娘帶著吳小燕先趕到的, 一進門大娘就一臉的著急。

“盼盼,我聽衛生室的小娟說, 你早晨有些不大舒坦。”

盼盼和楊立東的興奮勁還沒有散,這會正高興呢:“是, 大娘,我早晨起床就覺得頭暈惡心,以為是受涼了呢,結果到了衛生室, 大夫提醒我可能懷孕了。回家剛檢測完,是懷孕了。”

“這可是好事,你說你也沒個婆婆,這事也沒人提醒。你可不能那麼大意,不能光為了做生意, 白天黑夜的忙,這幸虧是小娟提醒你們,要不然,你要是累著了可就麻煩了。”

盼盼聽了, 也是一陣後怕, 這兩個月, 她確實一門心思都在生意上,哪想到孩子說來就來了。

大娘又囑咐了盼盼幾句:“這頭三個月,一定要小心,可不能累著了。也不知道你這個孩子反應大不大, 可是不管咋樣都要好好吃飯,要保證營養。”

盼盼認真聽著大娘的話,她比誰都在意這個孩子,肯定會小心的。

楊立東這會也提議道:“你的網店還要再找兩個客服,你以後不能接觸電腦,網上說了,那些都有輻射。”

這事盼盼也發愁,客服在村裡可不好找,懂電腦打字快的年輕人大都在外地打工。年後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也是因為剛剛高中畢業,家裡不放心她出去工作。

“網店一個客服根本忙不過來,我先撐著這幾天,等找到新的,我就放手不管了。”

盼盼也只好又拜託大娘在村裡幫忙問問,試試能不能找到一個新的客服。

雖說在家裡自己驗出來懷孕了,可是還是要去一趟醫院確診一下。

第二天,楊立東就把廠裡的事情安排好,陪著盼盼一起去了醫院。

這次接診的專家恰好又是盼盼上次來幫她檢查的那個,照例是開了一堆的單子讓盼盼去做檢查。

驗尿、查血、做b超各項檢查都做完,醫生也和盼盼確認了懷孕的事情,囑咐了她一堆孕早期的注意事項,又定下了下一次産檢的日期。

醫院的檢查結果出來了,盼盼這下徹底放了心,看著b超單子新奇不已:“你看,大夫說這個就是孕囊,孩子就是從這麼一個小小的圓點慢慢的長大。”

楊立東也覺得不可思議,和盼盼湊在一起,對著一張b超單研究個沒完。

沒過幾天,網店的客服就找到了。新的客服盼盼也認識,還是盼盼第一次來楊家相家的時候,來作陪的楊立梅,她是楊立東的本家妹妹。也是趕巧了,楊立梅原來在市裡的一家超市做收銀員,因為和顧客鬧了矛盾,辭職不幹了。

盼盼問了問她的情況,楊立梅一臉的不平:“嫂子,你給評評理,看我做的對不對。當時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買了一大堆的東西,結賬的時候,我問她需要購物袋嗎,購物袋收費一個兩毛。結果她就罵開了,說她買了這麼多東西,購物袋必須要免費。你說這是超市的規定,我有什麼許可權給她免費,就和她說不可以,她就罵起個沒完。我總不能站那裡由著她罵我吧,我不過是說了她一句讓她說話文明一點,她就抓住不放,去投訴我服務態度差。我們超市還讓我給她賠禮道歉,這怎麼可能?我寧願辭職不幹。”

盼盼倒是贊成:“雖說是服務行業,可也不能太低三下四了。只要你態度不卑不亢就沒有問題,顧客無理取鬧的話,也不能縱容。”

“就是,我不過是領一千塊錢的薪水,總不能天天站那裡讓人連爸媽都帶著罵,我不受那個窩囊氣總行了吧。”

盼盼又和她說了網店客服的工作性質:“咱們網店有售前、售後服務,售前顧客主要是諮詢商品的規格、面料等這些情況,所以商品資訊你都要了解。售後的話,顧客要是不滿意,你可以先了解一下情況,可以調換的就調換。只要符合要求,退貨也沒有問題。咱們網店的信譽就是靠顧客的好評積累起來的,所以一般都要讓顧客滿意。要是碰到無理取鬧實在解決不了的,你再和我說一下。不過我這個網店開業一年多,還沒遇到這樣的顧客,大家一般都很好溝通。”

楊立梅也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嫂子,你放心,我明白你的意思。就是對顧客態度要好,有耐心,這些我都能做到,只要不是那種人品實在惡劣的人,我都應付的過來。”

盼盼讓她安心:“碰到你在超市遇到的那種人,我們不會委屈咱們的客服的。如果有人說話汙言穢語的,你不要和他爭吵,直接截圖儲存證據,我們可以投訴的。”

楊立梅這下放了心,和盼盼保證:“嫂子,你放心,我會好好做的。”

客服也有人接手了,盼盼就輕松多了。店裡所有的商品還是在村裡找人加工,現在長期給盼盼做加工活的有十幾個人,盼盼就負責每天記一下賬目,驗收一下貨品質量就行了。打包發貨也有專人負責,快遞公司的錢亮現在一天往盼盼這裡跑兩趟幫著取貨。

盼盼剛成為大客戶的時候,快遞公司曾經派了別的業務員和她聯系,盼盼沒有同意。畢竟她的店一開始起步的時候,單子少,都是錢亮每天幫著她送貨。錢亮也知道這些,對盼盼很是感激,要知道盼盼一個店的銷量就讓他每月的工資比旁人多出好幾百。因為這個錢亮對盼盼店裡的單子更加上心了。

盼盼閑了下來,吳小燕沒事往盼盼這裡跑得更勤了。劉靜也是,現在雨晴大了,剛剛學會走路,也不願意在屋裡待著,劉靜只能先顧著看孩子,做活的時間就少了。三人沒事就聚在盼盼這裡聊聊天。

吳小燕這幾天也在發愁,以前她也在京城打工,她和楊立新原本計劃著等到孩子大一些了,留給婆婆幫忙看著,她再返回城裡去。可是在家看了這麼長時間的孩子,她又不捨得和兒子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