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侯府出了顧婉的事, 雖則已討還了公道,但到底面上無光。又丟了宋家這個親家, 兩家交惡, 可謂元氣大傷。
顧王氏只覺頭疼不已,索性託病不出, 日日只在松鶴堂中吃齋禮佛,除卻姜紅菱外, 諸人不見。
蘇氏聽聞底下人說了此事經過, 料知和宋家已是完了,氣急攻心, 倒真個有些神智不清起來。一時好一時壞, 清醒時拉著顧婉哭哭啼啼, 糊塗時又尋刀覓杖, 滿口嚷著要姜紅菱與顧思杳賠她女兒的親事。
初時上房請大夫,不過是為了遮掩起見。但到了如今這地步,卻是不得不請大夫來醫治。
江州城裡的名醫, 挨個來侯府走馬燈。看過了蘇氏的病症,有的說是痰迷心竅,有的說是風邪入體,總沒個定論, 湯藥丸藥開了無數, 吃下去卻也不見什麼效驗,蘇氏倒一日比一日更加不清醒。
丫鬟們年輕,看著太太成了這幅樣子, 心裡害怕,不敢服侍。顧婉便日日守在上房裡,但凡蘇氏發病,便衣不解帶的伺候。
侯府出了這樣大的事,上面都是怏怏的,底下的小輩們自然也無人敢出來走動說笑,這一轉眼便到了五月底。
這日傍晚時候,姜紅菱念著女學的事,走來松鶴堂同顧王氏言說此事。
到了這個時節,天氣已然有些熱了,只是早晚時候還不曾存下暑氣。
顧王氏吃著蜜餞金橙子泡茶,神色間有些疲倦,說道:“這幾日,府裡好似冷清了許多。”
姜紅菱在下頭坐著,笑著虛應了一聲,又說道:“大約是天氣漸漸熱起來,大夥都不大願意走動罷,太太身子又不好。”
李姨娘已去,顧嫿早已躲了起來,再不敢惹是生非。蘇氏發了瘋病,閉門不出。顧婉日日照料於她,自然無暇出門走動。顧琳一家子,又因姜紅菱在顧王氏耳邊說的那幾句話,遷到了別苑去。如今侯府之中,當真是沒幾個人了,自然是冷清了。
然而這個緣故,姜紅菱是不會去戳破它的。再要不了多久,兩府之中他們是再也不必瞧誰的臉色了。如今的侯府,也幾乎已是她當家做主了。
顧王氏看著杯盞中蜜黃色的茶水,淡淡說道:“你太太那病,還是好生尋個大夫,仔細給瞧瞧。總這樣下去,也不是個法子。”
姜紅菱嘴裡答應著,微微停了停,又笑道:“眼見已是五月底了,慧蘭來家中也將近一個月了。女學的事,也該操辦起來了。族中年輕姑娘們來家讀書,也能多陪老太太說說話,倒也能添上幾分熱鬧。”
顧王氏聽了這話,心裡倒也略高興了幾分,便笑道:“這事一向是你操持的,你便瞧著辦罷,再不用來問我的。”
姜紅菱含笑點了點頭,又想起一事,只是心中為難,話到了嘴邊,又不知如何出口。
顧王氏看了出來,便說道:“有些什麼事,便直說吧。你這孩子,平日裡也是能說會道的,今兒倒怎麼這樣吞吞吐吐?”
姜紅菱這方說道:“就是那個程姑娘的事,老太太看怎麼處置?”
顧王氏抬頭掃了她一眼,先是問道:“哪個程姑娘?”隨即想了起來,臉上有些厭煩,冷哼了一聲:“那個浪蹄子,現在何處?”
姜紅菱說道:“端午那天,二老爺來找我,要我幫忙關照程姑娘。我心裡想著,程姑娘到底和二老爺有那樣的事了,若是丟她在外頭不管,一則不近人情,二來也恐弄出什麼事來,倒壞了咱們侯府的顏面。所以,我便自作主張,將她帶回府中來了,安置在媳婦那小院裡。近來府中事多,老太太身子又連日不好,也不敢來過於叨擾老太太,故而拖到了如今。”
顧王氏聞言,笑了笑,說道:“你既然都做主將人帶了回來,又何必來問我?直接將人送到西府你二老爺處,不是更好?倒也顯得你賢惠能幹,會做人。”說著,不待姜紅菱答話,又道:“既是木已成舟,那就這樣罷。雖則荒唐了些,世間也並非就沒有這樣的事。只是,往後這樣的事斷不能再有。”
姜紅菱答應著,又坐了片刻,外頭有人來請她去說話,她便起身告辭了。
看著那窈窕身影晃出門去,顧王氏眼眸微眯,想了一會兒心事,將手中茶碗放在了炕幾上。
婷兒上來收拾了茶碗,嘴裡問道:“老太太今兒好似不大高興呢?”
顧王氏卻笑了:“有這樣一個能幹貼心的孫媳婦,我卻有什麼好不高興的呢?”說著,又問道:“你們老爺今兒該在家的,你去請他過來說話。”
婷兒答應著,便走了一遭。
少頃,顧文成穿著家常衣裳,頭上也沒戴冠,走了過來。見過顧王氏,也在下首坐了。
顧王氏便說道:“如今府裡不太平,連出了這許多事,婉姐兒又退了,我想著還是添上一樁喜事沖一沖的好。”
顧文成答道:“母親的話很是,只是母親可有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