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循並沒有馬上答覆孫乾,“時候不早了,公佑你遠路而來,還沒來得及吃午飯,不如隨我一同回涪城,我略備薄酒,為你洗塵。”

結盟的事情,劉循一人拿不定主意,必須回去跟鄭度商議一下。

孫乾笑著點點頭,“客隨主便,一切全憑將軍做主。”

一行人回到涪城,吃過酒食之後,劉循找來鄭度商議。

也沒必要客套,直接詢問,“鄭公!這件事你怎麼看?”

鄭度捋著鬍鬚,在屋中走了幾步,點點頭說:“根據目前的處境,劉備的誠意我們完全可以相信,若不結盟,他日後很難有所作為,進不能開疆擴土,退又無法固守荊襄,時刻要提防別人,有力難以伸展,深陷囚籠的這種滋味可不好受啊。主公斷其一臂,關羽的義子也死在我們的手裡,劉備肯把關羽之女嫁給主公,足以看出劉備這一次沒有絲毫的敷衍。”

“那鄭公之見,我要答應此事?”

鄭度語氣肯定的說:“正如孫乾所說,結盟對我們三家都有益,我們沒理由拒絕。不過嗎?也不能這麼輕易的就答應他們。劉備和我們結盟,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他跟孫權不同。孫權今後不論是北進淮南還是東奪荊州,對我們都不會有任何的妨礙,雙方也沒有前仇舊恨,且我們兩家都有共同的敵人,那就是曹操和劉備!我們和江東之間,我敢保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會起兵戈之爭。”

劉循明白他的意思,“鄭公是說,劉備反覆無常,需要嚴加提防?”

鄭度道:“正是!如果我們不跟劉備結盟,劉備就必須增派重兵,既要防備我們,又要提防孫權,還要隨時警惕曹操,強敵環伺,孤立無援,還要把兵力一分為三,光忙著戒備別人,試問他還能做什麼?”

稍微停頓了一下,鄭度不屑的發出一陣冷笑,“現在是劉備有求於我們,而不是我們有求於他。我們已經跟孫權結盟,劉備對我們來說,這個盟友可有可無,但反過來他就不一樣了,只要我們和孫權一天不答應,劉備的兵馬就只能窩在小小的南郡。”

言外之意,劉循和孫權離開劉備,照樣可以混,而劉備離開孫權和劉循,馬上就玩不轉了,將會徹底陷入死局!

荊州一共有七個郡,孫權現在佔據江夏、長沙、零陵、桂陽四個郡,曹操佔據最重要的南陽郡,劉備只剩下了南郡和武陵,武陵偏僻多山,位置遠不如南郡,所以劉備的治所和兵力十之八九都在南郡。

鄭度最後以總結的語氣說:“既然劉備保不準何時會翻臉,那我們就沒必要過於遷就他,還是趁機多讓他拿出一些更加實際的東西比較妥當!”

劉循沉吟了片刻,贊同的說:“鄭公跟我不謀而合,我也覺得沒必要結親。”

等再次見到孫乾,劉循便果斷的拒絕了婚事,“公佑!你回去告訴劉備,只要他答應我提出的三個條件的其中任何一個,我會馬上答應跟你們結盟。”

“將軍請說。”

沒想到,關羽的千金虎女,劉循竟然瞧不上,孫權暗暗咋舌。

劉循直接了當的說:“這第一個條件,讓劉備兵退五百里,把秭歸連同夷陵,全部讓給我。”

“啊?”孫乾驚得舌頭都快伸出來了。

一旦把夷陵讓出去,便等於荊州的門戶徹底向劉循敞開,劉循在巴東的兵力可以馬上往前推進數百里,等於一隻腳踏進荊州。

日後一旦兩家發生爭鬥,劉備想進兵益州,難比登天,而劉循想進荊州,則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