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玉霖洞群妖獻計 抱樸觀孤僕延師(第1/3頁)
章節報錯
霖江南賦曰:
犬馬猶然戀厚主,世人莫如畜生乎?
為奴護救乃本性,尊主恩持脩名祿。
主虐良僕輪回報,奴惡欺主傷浮屠。
自古忠義匡正道,向來奸佞墜邪途。
——————————————————
話說玉兔精用障眼法化出一座彩橋,躲過鄉鄰圍捕,便暗中遁去,朝玉霖洞xue而來,入內已是氣喘籲籲,香汗淋漓。
葉惜蓮並非不懼哪些刀槍鐵網,她本亦是走獸凡胎,只不過修持加成,比常人多些幻術手段罷了。倘當時中有一人靈臺清淨,慾念未萌,便能堪明真像,使其性命難保。
眾妖圍將上來,問道:“姐姐今日為何回轉,且面帶驚慌之色?莫非大道仙途,還有甚麼惡阻厄隔之處?”
葉惜蓮嘆道:“爾等所言不錯,吾意知恩圖報,不忍加害金公子,打算另尋相與。孰知那野狗精暗中窺覦,趁吾無備,偷吃了汪小山純寶,露出形跡。吾追出數十裡開外,欲取回頑童魂魄還陽,無奈法術遜微,被其逃脫。轉回金府得知,管家汪誠犯了猜忌,竟瞞背主人,聚集起許多鄉鄰莽漢,手持利刃鎖網,要捉妖報仇。昨晚吾使混元金丹將眾人攝住,方得入書房。眼見恩人著實病的不輕,因此未與之同寢。乃至今晨出門,壯漢們仍匿圍在書院之外,實指望拿一片誑語,將這些人唬住。那料眾鄉鄰倒未曾敢上前動手,卻被那管家汪誠擲起鐵網。幸爾姐姐眼疾身快,險些傷了元氣。”
眾妖聞聽,一齊怒道:“野狗精可惡至極,膽敢冒犯姐姐聖駕!咱們一起去搗毀了他的巢xue,斷不可與之善罷甘休!”
葉惜蓮擺手道:“事已至此,恐生出許多麻煩來。且不管野狗精如何作祟,但只那汪管家,慢說咱不肯就此罷休,這忠僕還更不會消停呢。前幾日相會時,聽恩人言講,說抱樸觀有位梅真人,善能降妖伏魔。如今姐姐的行藏,既被管家看破,他必不辭勞苦的,去請那道士前來。”
眾妖冷笑曰:“咱們也知聞過這個梅真人,他算的甚麼東西,無非依仗口巧舌辯之能,哄騙愚人,誆些財物罷了,若論真實本領半點全無。即便請來,又何足懼哉?!”
葉惜蓮螓首輕搖,言道:“姐妹們只通其一,難解其二。這個梅真人雖不可怕,然他師傅卻身為淩霄道尊,位列大羅金仙,非同小可。此人姓王名文卿,道號沖和子,天神地仙裡頭,莫不禮讓三分。沖和子時常遨遊凡世,渡化門徒,手下的四位護法弟子,道術更是難以估量。如今街頭巷尾,婦孺皆知,人人尊崇奉敬,是最不好惹的道君。倘若咱們與之相持,無意傷了道君徒弟,他一動嗔念,就此不依,咱們豈不大禍臨頭,故此姐姐神情不定。”
眾妖聽罷這一番話,更加露出忿忿怒色,言道:“姐姐何必長別人銳氣,滅自家威風。那王文卿雖有高深道修,然也系單絲孤線,獨木難林。咱們洞中現有許多姊妹兄弟,大夥齊心協力,各展其能,不見得就怕了一個沖和子?依我看,就算十個八個亦是稀鬆之事!況到那時若再不能取勝,便將姐姐那些法術高深的結拜請來相助,自信總可以敵得住他。就算他是什麼大羅金仙,要降伏吾等,料也沒那麼容易。古語有曰:寧敲金鐘一下,不擊破鈸三千。倘能將沖和子打敗,試看同道還有誰個不尊崇仰視?”
眾妖交頭接耳,你言我語出謀劃策。
葉惜蓮不由被撩得火性陡升,大聲道:“既然眾位俱這麼說,姐姐也並非膽小怕事之輩。那王文卿不來則已,倘若多管閑事,仗著吾這數百年的修為,也要與他拼上一拼。免得那些個成仙入道的,日日小窺咱們。”說罷,即吩咐丫鬟灰兔精,將文房四寶擺放,揮毫鋪寫了一個請帖。
上道:恭請梅鹿公主、胡魅兒二位賢妹,不日駕臨敝府,清酌款敘,並攜帶法寶兵刃,幸勿見辭為望。
下具:愚姐玉霖洞惜蓮斂衽拜書。
裝封後,遂令座下小白兔妖持送。
葉惜蓮立於正中,又言道:“倘若汪誠前往,料那梅真人許或一請便到。咱們既與之相抗,捱時爾等須聽姐姐分撥,遵吾號令!”
眾妖齊聲道:“姐姐安心,吾等唯命是從!”
葉惜蓮頷首道:“明晚大夥準備妥當,暗行潛入金宅,隱在書院之中,穩住本相,到時聽姐姐呼嘯,爾等再一齊現身。所幻衣裝形貌,俱要與吾相同,叫他辨不出真假,以圖伺機行事。再有一項,俟至梅真人到來,大夥且慢動手,先探其口詞如何。若是以禮相待,良言規勸,咱們即悄聲退回,免得傷惹和氣。倘他逞強耍能,胡言自持,大夥便一齊動手,各攜家夥器械,先將其輕輕辱打一頓,給它個灰頭土臉,叫他丟人現眼。”
眾妖躬身呼道:“謹遵上令!”言畢,即四散而去,呼朋邀友,整備衣物器械。
翌日夜色將至,葉惜蓮遂率領眾妖,陸續騰雲駕霧,直入了金宅。俱用障眼法遮住形跡,匿藏在幽僻陰暗之處,專等汪誠請來的梅真人到來,一見真章!
話說這個梅真人,祖籍兩浙路臨安府富春縣,打小父母雙亡,本是食百家飯長大的。因自幼缺爺少孃的,連姓名、年歲,俱都難以考證。在抱樸道觀出家,原系流落到此。
初始,因觀中有沖和子金身像,香火鼎盛,每逢道祖聖誕之期,進香信徒便蜂擁而聚。道觀長老看其樸實,因而收留下來打掃庭院,兼之布粥施濟,亦教他識了幾個字。
乃至十多年後,王金仙曾化作一位衣衫襤褸的乞道,降臨凡間,欲要渡化苦生。孰料這些個肉眼凡胎,俱以為他是個邋遢老道,皆斜眼冷瞧,置之不理。也有憎惡唾罵,嫌棄骯髒的。
梅真人卻一視而同仁,對其噓寒問暖。這也是緣發時至,大道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