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剖析賈詡(第1/3頁)
章節報錯
很多人說賈詡不是一個忠義之人,為了自保可以不擇手段。
鼓動李傕jue)、郭汜反攻長安,可以說賈詡是被逼著自保,不會損傷他在後人心中的形象。
勸張繡投降曹操,卻常常被人認為賈詡賣主求榮。
張繡降而又叛,殺死了曹昂和典韋、曹安民,賈詡會不知道張繡投降曹操,結局肯定不會太好?
曹操為了得到天下的人才,展現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可以暫時放下心中的仇恨。
但殺子之仇,要一個人一輩子都放下,估計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雖然最後張繡是病死還是被曹丕逼死,並沒有定論。
但歷史不是為了失敗者而寫,既然流出曹丕逼死張繡的傳聞。
隱藏於黑暗中的歷史真相,應該是傳聞的可能性更大!
問題就來了。
曹昂之死,得益的人是曹丕。
說曹丕冒著得罪曹操的風險,去逼死張繡,沒有任何道理。
面對曹植、曹彰的競爭,曹丕不斷地揣摩曹操的心思,不敢有絲毫違抗曹操的意思。
沒有曹操的授意,或者摸透曹操的心思,曹丕敢逼死張繡?
張繡當年並不是無路可走,賈詡完全可以勸張繡投靠劉表,雖然會交出兵權,但總不至於以後人死族滅吧?
劉備卻認為,張繡投降曹操,賈詡更大的可能是代人受過。
賈詡只是一名謀士,他可以為張繡出謀劃策,卻沒辦法替他做決定。
張繡作為割據一地的小軍閥,嘗試過權力的滋味,如何肯輕易放下手中的軍權?
到劉表的手下,張繡確實很難再有沙場立功的機會。
曹操不一樣,他敢於用人,也有足夠容人的胸懷,在當時的漢末,又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如果不是赤壁之戰的失利,根本不可能有最後的三國鼎立。
張繡是一名武將。
武將的心思往往很單純。
曹操說不會計較殺子之仇,張繡相信了。
對賈詡來說,張繡並不是他的主公。
就像原來的董卓、牛輔這些人也不是他的主公。
賈詡稱呼這些人都是稱呼將軍。
很多人都誤解了古人之間的從屬關係。
認為賈詡既然在張繡的身邊做事,張繡自然是他的主公。
那歷史上的劉備,一生投奔過公孫瓚、曹操和袁紹,他們中間有誰說過劉備不忠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