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相這幾日做足了孝子,親自請了光明寺的高僧來為母親誦經。

只不過誦經七日,並未有任何好轉,只好又去淩霄觀求助。

和尚道士輪番來,也沒見吳氏有任何好轉跡象。

明珠心道,蕭相為了讓眾人知吳氏病重,也是真拼了,拼著得罪佛道兩家都不怕。

府內烏煙瘴氣,明珠便提出要去給母親上香。

蕭相勸阻一番,“如今外面兵荒馬亂,為父怎放心你出京,等到年底,為父陪你一起去。”

明珠嘆氣,“實在是太過想念母親,忍不到那個時候。可能祖母唸叨太多,我這幾日總是夢見母親,,不去看看不心安那。而且,不過就是京西鳳凰嶺,又有三舅陪著,哪裡會有事。”

蕭相聽明珠如此說,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府裡誰不知道母親對明氏不滿,嘴裡沒一句好話。

他不免埋怨母親,為何總是拖自己後腿。若不是當年母親糊塗害了明氏,如今大舅哥怎會不幫助自己。

“也罷,多帶些人,快去快回,莫在外過夜。”蕭相囑咐。

他當年何等風光,誰不跟著他後面拍一拍。就算左相,也不敢怎樣。可如今,眾人知道定國公府並不相幫,態度便多少有些變化。

只可惜,人生自古沒有回頭路。只不過,這些日子受了太多擠兌,嘗遍了人生艱難,他終究恨上了母親。

第二日,明珠便帶著幾十個護衛,由三舅舅親自護送去了鳳凰嶺。那裡,有明家墓地。

當年,明氏死後,蕭相是打算讓人扶靈送棺材回老家,葬在蕭家墓地裡。

只定國公府堅決不讓,李氏更是咄咄逼人。女兒死得不明不白,怎能讓她和這種男人同xue。

生不能合離,死就葬在明家。李氏堅決讓女兒葬在自己墓xue,以後再續母女情分。若不是看孩子面,他們明家能將蕭家團滅。

一路上,明珠並不難過,經歷兩世,她早已看開生死。自己都能重生,母親也一定能投胎到好人家,過上幸福日子。

明安年紀還小,且總覺得母親死有自己一份罪,便很是難受。

明珠將他攬在懷裡,“傻弟弟,母親最疼誰,可不就是咱們兩個。你若是日日傷心,母親豈不是掛念得不行。只要咱們過好了,母親在天上也能放心。”

“我知道,所以我很用功很努力,就想讓姐姐以後過上好日子。先生說過我不是頂聰穎之人,但靠著苦學,也會有好前途。”明安很是懂事。

明珠有些心疼,“咱們不缺銀子不缺地,你何苦這樣受罪。聽丫頭說,你夜夜讀書到很晚。正是長身體時候,這樣可怎麼能行。只要你平安康健,姐姐就最喜歡。”

明安點頭,“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平日吃得很好,也很注意鍛煉身體,定不會有事。咱們家是文職,又不似外祖母家裡還有爵位繼承,我可不能偷懶。”

弟弟這輩子,算是成不了紈絝了。可是,明珠不需要他這樣拼。只可惜,她家確實不可能有爵位,若不讀書做官,下輩子就只算是個土財主。

姐弟兩個聊天,出城後大半個時辰便到了鳳凰嶺。

這個世道,女子唯有親人忌日這天才有資格上墳。清明、中元、過年等等,都沒有這個資格。

但明家不講究這個,到了日子,總讓明珠跟著燒幾炷香,說一些話。是以,這個地方她並不陌生。

明珠和明安情緒都還穩定,將帶來祭品燒給母親,又親自到山上採了一大捧野花,便坐在墓前和母親聊天。

從如今長什麼模樣,到發生過什麼趣事,二人互相揭短,說說笑笑,一點悲色也沒有。母親最喜歡看的就是他們笑顏,絕不是哭哭啼啼。

後來又說到吳氏病種,描繪得繪聲繪色。他們相信,母親定也恨老太太。

呆了足有一個時辰,日頭太烈,才被三舅舅拉倒山腰龍泉寺用些素食。

“難得出來一次,咱們在山上住上一日再回去。”三舅舅做主。

明安皺眉,“舅舅,我和書院就請了一天假。”

三舅舅笑罵,“真是書呆子,這年頭,天都要翻了,還讀什麼書。”

明安不服,“天翻了又如何,新君上位不也要靠科舉收攬人才?”

說得對,這小子能耐了,三舅真覺得自己無法反駁。

明珠點頭笑道:“還是弟弟懂事,舅舅沒上過幾天書院,他的話不能聽。”

這倆熊孩子,三舅舅一人給一個爆炒栗子吃。

說歸說,幾人都同意留下,誰願意回那個亂七八糟的家去。

“姐,你這陣子去外祖母那裡住吧,我一個人在家撐著就好。”明安勸道。